台灣企業升級轉型論壇台中場會後報導(上)產學界齊聚一堂  共謀企業價值轉型之道

文 /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長期關注企業升級轉型議題,4月22日移師中台灣,與國立中興大學層峰興學院共同舉辦「台灣企業升級轉型論壇台中場」,除了由平台創辦人暨董事長黃日燦帶來《2022年台灣企業升級轉型調查白皮書》的洞察報告外,並邀請多位重量級及在地的企業領袖,舉辦兩場專題演講與一場圓桌論壇,產學意見領袖透過觀念交流與成功實踐案例的分享,共同為台灣的企業升級轉型現狀把脈、同時前瞻未來。

我們特別整理出本次論壇的重點內容摘要,分上、下兩篇刊登。

薛富盛:跨域交流  為企業轉型找到解方

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在致詞時表示,台中是許多製造業、精密機械業的重鎮,包括磐石會、中菁會等企業家組織都是從台中發跡,很開心平台到中南部,就是跟中興大學層峰興學院——超EMBA企業領袖班合作舉辦。現在2050年淨零轉型、聯合國永續發展的17項核心目標(SDGs)都是企業必須掌握的重要趨勢,儘管疫情後企業面臨挑戰很多、但機會也更多,希望大家透過論壇分享智慧與經驗,彼此腦力激盪,尤其是不同產業各有不同文化及背景,在跨領域交流下,可以為台灣企業轉型升級找出解方,為社會、產業、世界貢獻更大心力!

黃日燦:成熟企業跨步走  台灣經濟才有動能

黃日燦表示,創立平台3年多以來,每年都透過問卷調查探討台灣成熟企業在想什麼、做什麼,未來可以怎麼做,不敢說能提供多少知識與經驗,但希望不斷對企業決策者「敲木魚」,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最應該貫徹下去的一條路。過去受限於疫情,論壇都只在台北舉辦,如今疫情穩定後,終於可以南北走透透;這次與中興大學共同舉辦,透過在地人脈與超EMBA的連結,號召許多中台灣的企業界朋友參加,甚至還看到中學生來參加,讓我們看到中台灣產業界的新希望。

2022年企業升級轉型大調查,聚焦於成熟企業如何脫胎換骨,台灣有新創公司的能量固然很好,但成熟企業還是扮演經濟成長的重要動能,如果創新只是停留在新創產業,對台灣經濟幫助有限,如果成熟企業都能往前跨一小步,台灣經濟就能跨一大步。台灣成熟企業究竟有沒有日新月異的進步及驚艷表現?在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地緣政治關係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時刻,台灣企業是被迫在國際供應鏈之間到處流竄?還是有超前部署,將長鏈變成短鏈、發揮優勢?這些都是我們關注的議題。

黃日燦逐一分析本次調查整理出的12大關鍵議題。他強調,台灣約有七成企業僅專注本業,包括產品優化、市場擴大、客戶增加等作法,都是從本業循序延伸,較少跨出本來的商業模式及產業生態,探索不一樣的營業活動,但升級轉型的廣度與強度因此比較受限。這樣的發展路線無可厚非,但如果多數人都這麼做,自己的技術精進、品質提升等努力,很快就會被競爭對手扯平,最終還是陷入價格競爭的紅海中。

另有三成台灣企業則是兼顧本業與異業的發展,敢於跨出外部併購的左腳,尋求策略聯盟、併購、合資等方式來尋求成長。事實上,台灣企業都很清楚面臨的共同挑戰,就是人才、技術與資金,但如果企業都不採取更積極的併購、融資等手段,等到有一天看到競爭對手已經快速成長,恐怕為時已晚。

黃日燦以今週刊剛出爐的《2023集團市值50強大調查》說明,10年前台積電市值只比台塑多出20%,但現在台塑市值僅有台積電的25%。過去台灣習於採取代工模式,比較喜歡單打獨鬥,但將來更需要揪眾打群架,才有機會從慢慢成長到跳躍成長。

陳其宏:大艦隊成功關鍵  在掏心掏肺分享資源

佳世達董事長暨執行長陳其宏以「轉念與轉骨:大企業轉型的挑戰」為題,分享佳世達的成功轉型經驗。談到佳世達當時轉型的背景,陳其宏不諱言同時面臨內部與外部的壓力。因為併購西門子手機事業失利,多年發不出股利與紅利,導致員工士氣低落;外部又遭遇大陸供應鏈的興起與威脅,如果還是採取純代工思維,很難擺脫低利競爭的宿命。

他在9年多前接任佳世達總經理一職時,有感於台灣代工業已是保三保四,產品組裝業毛利率多為個位數,這樣價格競爭下去,市場早晚都是大陸的,因此決心帶領佳世達加速展開價值轉型。

當時他立下一個願景,希望佳世達經過三屆董事會、9年的時間,在2022年讓醫療和解決方案等高附加價值事業營收過半,其透過有機成長與併購等方式,包括醫療、智能方案、網通通訊等新事業,都已經成長到年營收200~300多億元的規模,2022年第四季高附加價值事業營收更是首度達到五成。

目前佳世達旗下已逾200家公司,2022年合併營收為2,398億元,較2013年成長超過一倍,在今週刊《2023集團市值50強大調查》中,佳世達市值從200多億元成長為1,300多億元,成長超過6倍,成為台灣大型電子業轉型成功的代表性企業。

說起佳世達贏的策略,最關鍵的莫過於他提出的大艦隊平台,過去9年多來佳世達陸續併購了80多家公司。他引用英文諺語「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說,「凡意志力所到之處,必能找到一條路走」,他認為願景很重要,就像攻山頭要有明確的方向與時間。

為何會採取積極併購的策略?陳其宏表示,雖然自己從事研發工作20年,公司多數創新產品的開發都是出自他手上,但他認為要能快速提高營運規模,自己研發產品緩不濟急,一定要靠併購。因此他決定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優化現有事業,一方面則是積極擴張新事業,如此才有機會達到每年營收成長40%的目標。

究竟大艦隊大聯盟何以能成功?陳其宏表示,我們採取完全開放分享的模式,所有資源都是掏心掏肺跟艦隊夥伴分享,並且力行加法哲學,缺什麼補什麼,看是缺人、缺錢、缺技術研發、缺產能,集團都可以全力支援;另一個關鍵則是投後管理,佳世達已建立一套完整的標準作業程序(SOP),加入艦隊後就一同重整環境、設定新願景、盤點相關資源,並導入KPI結合獎金的機制,因此夥伴企業都能繳出不錯的EPS成績單。

今年初佳世達進一步設定了全新的五年目標,希望2027年高附加價值事業獲利可以過半,陳其宏除了要帶領佳世達邁向下個階段的價值轉型,更希望台灣有更多大艦隊一起打群架,透過互蒙其利、互惠多贏的模式,讓更多艦隊打進亞洲盃、世界盃,為台灣產業做價值轉型!


(左:陳其宏/佳世達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右:蔡國輝/正美集團董事長)

蔡國輝:本業跨越+新事業跳躍  創造新成長引擎  

正美集團董事長蔡國輝則以「跳躍與跨越:老產業翻轉新價值」為題,分享其勇敢跨出舒適圈、進行升級轉型的的歷程。回顧1969年正美草創初期,當時台灣根本沒有標籤產業,在不確定前途是否光明、道路是否寬廣的情況下,仍毅然抱著探索的精神投入創業之路。

早期正美是從水果標籤起家,1980年代開始推出玩具標籤,1990年代更進入電腦、藥品、食品、生活用品等多元化應用,從可以吃的蘋果到3C產品的蘋果,正好見證了正美在標籤產業的演進。

蔡國輝表示,2010年是一個新的契機,公司發展40週年後,當時市場面、產品面、客戶需求都有重大改變,正美決定設立研發中心,透過科學化、系統化的流程開發新產品,並重新聚焦於印刷應用與加值服務,積極展開升級轉型。

對正美來說,雙軌轉型是最核心的轉型策略,一方面將現有核心事業重新定位,讓既有業務再升級,一方面針對未來具有潛力的新事業,發掘市場新缺口,創造新的成長引擎。正美不僅在2020年設立了醫療與汽車事業部,也積極投資新創,於2016年投資拓金造物、信集界科技,並於2021年投資信能科技、信美迪醫材,自此建構了醫療、汽車、綠能、電子、日化等五大事業群。

蔡國輝特別列舉正美的實際案例,說明企業如何跨越與跳躍。正美為日本業者開發了一套ZOZOGLASS眼鏡,具備膚色檢測與顏色管理功能,使用者戴上眼鏡透過應用程式(App)拍照,電商就會對比其膚色來推薦適合的美妝品;此外,正美也針對冷鏈物流應用開發了Cymdicator時間溫度監控標籤,可監控並紀錄在儲存、運輸及銷售等過程的冷鏈效率,應用於食品安全、疫苗等應用。這些都是既有技術的延伸,屬於一種跨越。

至於跳躍的部分,正美花了一千天研發出首款微電流面膜,一張薄薄的面膜上面相當於整合了一台導入儀,今年將以AKIMIA品牌大量進入市場,從印刷業跨足醫美業,堪稱不小的跳躍。

對於正美成功轉型的心法,蔡國輝表示,「隱形冠軍」的概念對正美策略發展影響很大,他認為只要每天都比昨天更好一點,累積起來就能獲致長期的成功;他也深信台灣可以持續發展出規模不大、但深度很深、具有世界競爭力的隱形冠軍企業。

對於老創與新創之間如何合作共創,蔡國輝引用《哈佛商業評論》的觀點說,成熟企業其實比新創企業擁有更多優勢,包括管理複雜性的能力、保持長期關注重點的能力、充分利用顧客關係以擴展到相鄰領域等;如果能夠透過「混合型創業」,結合老字號企業的資產與新創公司的創業能力,成功機會將是新創公司的兩到三倍。正美也將以此為目標,未來希望不僅是成熟的印刷業,也是新生的全球化企業。

2023年台灣企業升級轉型論壇台中場會後報導(下)...閱讀全文

更多文章

Future Calls會後報導:以哈衝突帶給台灣的啟示與機會

以哈衝突的議題持續受到國際關注,繼1/...

共好餐會邀請中砂分享打造「磨」王的藍湖策略

「共好成長企業家聯誼餐會」已經成為創生平台的招牌活動之一,3月20日吸引數十位企業領袖、學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