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數人都知道捷安特(Giant)是享譽國際、帶動自行車運動與城市健康風潮的知名品牌,也是從台灣走向世界的驕傲,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五十多年前巨大機械的誕生,是因為自行車教母、前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在大四時關鍵的一句話,說服父母投資舅舅劉金標創業成立巨大、推出捷安特自行車,而《勇敢與真實:Liv創辦人杜綉珍的顛覆與創造》這本書,就記載了她豐富而勵志的人生故事。
杜綉珍熱愛文學與電影,原本從沒想過要從商,但後來聽從母親之命加入巨大,從基層開始歷練,做過秘書、採購、特助、財務長,原本是接受安排的生涯,卻開啟了她的覺醒旅程。她在2008年發起一場內部創業,創辦全球第一個女性自行車品牌「Liv」,用一台自行車,喚醒女性「自我覺醒」的靈魂,2017年更接班董事長,經歷集團營收低谷到創下高峰。
杜綉珍不僅在組織中實踐創新,自己的人生也勇於突破,她在五十八歲開始騎行,曾四次環島、三鐵完賽,在七十三歲完騎女子環法大賽職業業餘邀請賽的六十六公里第四賽段,以自身經驗鼓勵女性突破自我界限,主動創造想要的未來。她在每個人生階段的故事,都能帶給讀者無限的想像、勇氣與熱情,激勵著每個想要改變的靈魂。
以下內容摘自本書:
提到台灣的自行車業界,杜綉珍的舅舅劉金標算是一個傳奇。他在失意中年進擊,創立巨大,造就出全球自行車品牌Giant捷安特,也帶動產業升級。不過,很少人知道,劉金標在一九七二年能順利籌措到巨大的創業資金,跟杜綉珍的一句話有關,那時她只是個淡江英文學系大四生,便建議父母投資舅舅的新事業。
在杜綉珍的記憶裡,只要是舅舅看過的機械結構,他就能依樣畫葫蘆做出成品,在那個音響還是稀有品的年代,家裡就有劉金標組出來的立體音響。劉金標在三十九歲創立巨大之前,創業多次,平均兩、三年換一個工作或事業,但多舛的命運也擊敗不了這位天生的工程師。
一九七二年農曆春節的大年初二,杜綉珍跟著父母回到沙鹿的外婆家。午餐時,劉金標跟姐姐杜劉月嬌、姐夫杜江祥提起自行車外銷需求激增,想跟朋友一起創業,需要資金。
杜綉珍剛好看過一篇自行車有益心臟保健的文章,於是跟父母分享:「應該要做,自行車是對健康很好的事業。」父母聽了她的意見,答應投資。由於杜劉月嬌出資比較多,巨大創立初期由她擔任董事長,劉金標擔任總經理。
在創辦初期,包括杜劉月嬌在內的八位股東各自出資五十萬元,共同籌得四百萬元。然而這筆資金幾乎全數用於購地和購置機械設備,公司需增資才能順利營運。當時,其他股東已無力再投入資金,於是劉金標說服杜劉月嬌再度出資四百萬元,完成了第一次增資,所以,杜劉月嬌成為最大股東。
「我媽對巨大的付出遠不止於此。」杜綉珍回憶,公司營運的頭幾年,由於知名度不高,訂單稀少,開出的支票經常無人敢收,「會計劉淑香只好從大甲搭公路局(巴士)到彰化市長興街四十八號,找我媽把支票換成我爸開的支票。」後來,細數父親為巨大開出的支票,累積的金額十分驚人:「若巨大沒有做成,我爸必須看診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其實,杜綉珍在台灣自行車產業裡,是個異數,像是由浪漫樂派的柴可夫斯基轉頻到台語金曲《愛拚才會贏》的場景。
自行車以前是傳統的「黑手」產業,是以男性領導人為主的行業。投身自行車產業的女性領導人本就稀少,杜綉珍是其中獨特的極少數。
杜綉珍與自行車的因緣,不單是因為她的話,父母投資巨大,亦不僅是劉金標用「自己的錢要自己顧(杜家是最大股東)」為由,說服定居新加坡的她一九九一年回來集團工作。她與自行車最大的因緣俱足是二○○八年,創辦女性自行車品牌「Liv」之後,為自己與其他女性帶來的改變,那是一種命定的收成與再耕耘。
五十八歲經歷第一次騎自行車環島,她放掉打了三十年的高爾夫球,身體力行,穿上自行車的卡鞋,然後,她發現騎車會讓她真正感到快樂,「我永遠記得我初中騎腳踏車去上課,騎上車的那種開心迎著風的感覺,很奇怪,我每一次騎上車,彷彿回到初中。」她說,想讓更多的女性來騎車,是因為騎車會使得她們更快樂,更有自信,這是她做Liv的動力。
(本文摘自《勇敢與真實:Liv創辦人杜綉珍的顛覆與創造》,由天下雜誌出版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