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新北三重附近,一棟頗具歷史感的紅磚建築,是做出華人第一卷黏性膠帶的四維企業所在地,至今已在台深耕70年,產品線多元,從消費者熟知的鹿頭牌透明膠帶,到產品商標、肌肉彈性貼布、電梯按鍵抗病毒保護膜,到時下熱門的電動車、充電樁等,許多行業都會用到四維集團產品,甚至還因應減塑風潮,開發出可生物分解的材料和黏著劑。
如此多樣化的產品佈局,反映四維極強的研發能力,在1960至1970年代,一些關鍵性的產品功能已領先美國、日本大廠,但後續的兩起官司,卻為四維帶來不小衝擊。現任四維集團董事長楊慧玲接手父親楊斌彥事業後,面對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也轉型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並打造自動化智慧工廠。
而在台灣、中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設有33座廠房的四維,也因為導入企業資源系統,做好各地原料、生產成本、稅差精準掌控,使得成本效率最佳化,也累積豐富跨國統籌經驗,疫情期間非但沒有斷鏈,而且「人通,貨也通」。然而,四維營收從數十年前數十億元,到現在上百億,楊慧玲表示:「成長速度還可以更快,除了強有力的核心技術能力外,也還需要有高維洞見的成長策略。」
走進各大便利商店、文具店,在架上總會看見鹿頭牌膠帶。它是由在台深耕70年的四維集團所負責研發、生產、製造、行銷。但其實,如今的四維,已不只提供一般通路所銷售的膠帶,產品線更包括商標紙、PET(聚酯膜)膠帶、雙面膠帶、PVC膠帶、紙膠帶、布膠帶,更是從台灣出發,在多國均有佈局的全方位膠黏解決方案供應商。
生產華人第一卷黏性膠帶
四維歷史,可追溯至1954年。當時台灣民生物資依然欠缺,才剛從台大化工系畢業不久的楊斌彥,就和其他三位同學合創「偉美化工廠」。他們發現,當時台灣膠帶極度仰賴進口,即便環境極度匱乏,但從廢鐵中尋找零件,拼湊出可用機具,再用雙手進行手工理膠,幾經失敗,最後終於做出華人第一卷黏性膠帶——玻璃紙膠帶。
1958年,楊斌彥與其他三人合創「四維加工總行」,1961年,四維與偉美合併改組為「四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政府一連串改革措施、吸引外資、促進出口、鼓勵國內儲蓄與投資帶動下,台灣經濟迅速成長,而四維也開始用鹿頭牌品牌販售各式膠帶,希望把梅花鹿溫和、內斂卻具有韌性的特色,結合膠帶產品,透過B2B方式,根據企業客戶需求生產,在各產業建立深度夥伴關係。但當時卻只能租賃廠房,一直到1963年,有了自家廠房、提升產能後,四維也和剛創業不久的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合作,由王永慶提供上游原料,供楊斌彥製造成終端產品,並跨足海外市場。
而後,四維從1965年開始和日本膠帶大廠共和展開黏性膠帶的生產技術交流,合作關係到60年後的今天依然持續,甚至擴大合作範圍。
到了1970年代,四維開發出電子工業系列專用膠帶、超透明膠帶,也在馬來西亞成立分公司。楊斌彥之女、四維集團董事長楊慧玲回憶,當時市場上的封箱膠帶清一色都是黃色或卡其色,看起來並不美觀,反觀四維的超透明膠帶,就能解決這些痛點,在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站穩腳步。
後來,四維又陸續開發出醫療用透氣膠帶、無聲易拉膠帶等,更在1981年赴新加坡成立「四維製造私人公司」、設立工廠。
楊慧玲指出,父親一生都重視研發。以四維早在1970年代就研發成功超透明膠帶而言,美國直到1990年代才推出類似商品;而1986年四維開發出來的無聲易拉膠帶,日本更足足晚了10年才趕上。
兩起重大官司
然而,就在四維營運步入高原期之際,兩場官司卻帶來極大衝擊,分別是纏訟超過40年的「免刀布紋膠帶」專利權爭訟案,以及由美國最大標籤上市公司艾利丹尼森(Avery Dennison)提告、全球首樁以《美國經濟間諜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起訴的刑事案件。
所謂「免刀布紋膠帶」專利權,係因1971年地球工業公司把免刀膠帶(指用手就能撕開的黃褐色封箱膠帶)技術申請專利,並控告四維與所有同業侵權。地球公司以後進之姿,加工生產同樣購買來自南亞的已壓紋原皮(免刀布紋),居然申請到新型專利,並提告當時已在市場廣泛生產銷售之全部同業,全產業界為之嘩然。
四維創辦人楊斌彥主張,免刀膠帶技術早就在市場存在,並無侵權之虞,而且申請人從申請專利之初,到專利核准過程中,專利說明書屢次更改,範圍也不斷更動,顯見專利核發程序有問題。
然而,這卻使四維和地球工業公司纏訟超過40年,但楊斌彥的堅持,使各界開始注意到台灣專利法僅寥寥幾頁內容嚴重不足,而且審查品質不佳、行政救濟制度缺失等問題。而楊斌彥也曾兩度聲請大法官會議解釋,直接影響幫助了《專利法》在1994年修法。
為了讓台灣社會記取教訓,四維也在2013年10月發表《力爭公義:免刀膠帶專利案》一書,詳細記載楊斌彥花了42年為專利訴訟拚搏的始末。
另一起殺傷力更大的官司,則是遭《美國經濟間諜法》起訴案,可追溯至1987年,艾利丹尼森為了要擴張亞洲業務,開始在亞洲尋找可以合作的對象,而當時華人世界最大膠帶標籤商四維,自然就成為艾利丹尼森首要洽談合資的對象。
對四維而言,與艾利丹尼森的合作可加速推進國際化,因此雙方一拍即合,隨即展開合資諮商、互訪,並交換重要情報。經過多年的合資磋商,彼此公司的創辦人、董事會董事成員及高層經營者都已經熟識.四維在誠信合作「邁向合資」的前提下,讓艾利陸續獲取了四維的產品、技術、機器設備等相關細節資料。
艾利丹尼森卻在1993年底,任意擇取四維之財務議題為由,表示結束雙方的合資磋商,又在隔年赴江蘇昆山設廠,成為四維的競爭對手,更指控四維涉嫌《美國經濟間諜法》。四維才知道,與國際企業合作,除了單純的商業合作外,公司自身的營業秘密保護、競合關係變化,以及對方前來洽商合作的背後深層原因,都必須深入的洞察。儘管四維受到了重大官司事件,但仍然以樂觀奮進的態度繼續往前走。
與全球領導型企業的合資
技術領先的四維,在同一時期,全球排名第二的德國拜多福(Beiersdorf AG)公司也主動前來洽談合作,1995年在新加坡合資成立四維拜多福公司,成為亞洲最大的膠帶廠商,並在新加坡、中國西安、青島、成都、廣東等地擴增銷售據點,成為行銷至全球七大洲、超過百國的企業集團。
然而,受到艾利丹尼森影響,加上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四維和拜多福的股權合作關係維持3年,以和平協議收場,這段合作關係,雙方情誼與互動良好,至今仍有深厚的業務夥伴關係。
當然,除了生意面上的互利,在管理方面,也獲得了一些國際合作的經驗,例如 「早期台灣的國民所得與歐洲有很大差距。當時外派到新加坡合資公司的主管,與歐洲來的外國主管比較,不論在薪酬、住房、福利,甚至是飛機座艙等級等,我們都差了一大截。」 「有形的薪酬與無形的文化差異,處理這些林林總總的問題.讓我們累積了不少經驗。」
轉型「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
今天四維所處的環境,面臨的是截然不同的市場。首先,膠帶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使得四維加速技術提升步伐,從早期以提供單一產品為主,到現在重視高科技材料應用,並提供客戶整體解決方案,就是目前四維研發重心之一。
因此,四維集團從2020年開始重新整合旗下三家公司,目前共擁有六大事業群,分別是:PVC雙面膠帶、商標、環保新材料、電機電子、消費品、運動行銷,而且採行「一邊顧白飯、一邊顧升級」的策略,也就是60%做固本事業、30%跨界、10%探索更遠的未來。基本型產品雖然是廝殺激烈的紅海,卻能帶來穩健的規模量,提供給集團厚實的生產基礎。但與此同時,也不斷開發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以創造未來發展。
楊慧玲解釋,內部現在思考事情比較有整體觀,不會只求單點突破。各部門的行動也更為協調一致。團隊意識有大幅進步,現在就是要強化研發,以策略導向來發展。
從消費者熟知的鹿頭牌透明膠帶、產品商標,到時下熱門的電動車、充電樁等,許多行業都會用到四維集團產品。隨著永續成為顯學,即便法規尚未明朗,四維集團先行投入發展,在2020年開發出可生物分解的材料和黏著劑,希望減少塑膠用量,而在未來環保產品成為剛性需求時,效益會更加浮現。
例如,四維發展可分解的農地膜,可應用在不同緯度種植草莓、馬鈴薯、菸草等各種農作物,量身訂做配方,目前已與國際客戶進行前期導入合作。
隨著國際情勢走向區域製造,又逢疫情使得供應鏈變得更加破碎,但四維運用多年的研製基礎,配合上統合後的跨國管理機制,運用各地原料、生產成本、稅差的精準掌控,產生傑出的統籌管理表現。
另外,四維運用最新的數位化工具,導入ERP(企業資源系統),AI、雲端數據中台等打造自動化智慧工廠。
目前,四維集團以台灣為營運總部,在中國大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已設置33個生產製造廠、加工服務據點,全球約有2000名員工,去年集團整體營收上百億。
展望未來,四維會繼續往材料發展,因為材料是所有產業之母,市場的規模變化性及成長潛力都非常大,持續在材料的研發與技術能力擴展,進入領先產業的製程與產品之中,是最適合四維這樣一個以研發為核心能力的公司,透過不斷的材料創新以及精密製造,讓附加價值堆疊,形成很高的技術門檻。
從另一個角度看,材料業的上游是化學製造業,屬於重投資產業,成功因素不在於研發而在於規模;而材料業下游又分散在不同的應用領域當中,過於分散與零碎,因此,同時結合上下游的能力打群架,在世界舞台有一席之地,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例如目前四維就和台塑南亞等上游化學大廠合作,又與下游應用產業如電子元件、電動車等大廠合作,組成緊密的聯盟。
歷經三年疫情淬鍊,四維的韌性變得更強,各方面資源,也因為三家公司整合,不管是管理、資源配置效率,都變得更好。四維在創業70年的現在,準備再次翱翔。
【創生觀點】
- 當今產業變化的速度和步調,都比以往快很多,不是比以前跑得快就好,而是要重新檢視整個市場。四維70年以來累積很強的核心技術能力,目前開發的商品,也用在很多不同行業,不再只是生產膠帶;未來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現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擴大定位,並以現有的組織和資源,把效益極大化,如此才能拿到更多資源,加速升級轉型。
- 四維掌握一定的技術競爭力,但數十年來營收成長幅度不夠大,需要建構更宏觀的長遠策略,去規劃未來10到20年發展,像是跳開本業、跳脫舒適圈的跨業發展,或是找競爭對手或同業合作。如果能有卓越的策略顧問,情況可能會不一樣,建議可以先請專家來演講,如果合作順暢,再聘為策略顧問。
- 四維的發展經驗,帶給台灣企業重要的一堂課是,不要輕易給競爭對手往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的機會,才能擺脫其他企業的前後夾殺。
- 台灣傳統企業早期多有國際化能力不足的罩門,四維也有類似的狀況,比較欠缺對外談判溝通的交流能力,對彼此需求的瞭解掌握也不夠到位,需要透過組織、人才、文化各面向的調整來提升。
疫情期間,我們盡全力的人通,貨也通。疫情以後,我們韌性變得更好了。
——四維集團董事長楊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