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際政經新局

文 /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第三屆「跨國在地經營菁英班」已於四月底開業,為期10週的課程由近20位重量級企業領袖、學者及專家授課,藉以培養與國際接軌的新世代產業菁英。我們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北政經學院院長陳添枝,以「掌握全球政經脈絡心法」為題,帶領大家掌握疫後的國際政經新局勢。我們特別整理精彩重點內容如下:

世界新秩序重整中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1945-1989年是美蘇對抗的時代,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一直到2009都由美國獨大, 2009年之後則進入複雜多極的世界,除了美中兩大強權外,其他像是歐盟 、G20國家也都有一定影響力。

在2020年之前,美國嘗試用G2協商的方式來處理世界事務,曾經有些收獲,例如巴黎協定討論暖化問題,就是由當時的歐巴馬跟習近平協議,讓巴黎協定可以成立;不過川普上任後政策出現大轉變,認為中國是美國競爭對手,不可以合作,G2這種機制也不復存在。

近來許多經濟學與政治學的書籍,都將2019—2020年當作歷史的分水嶺,從經濟學的眼光來看,全球化的頂點在2019年,2020年後就開始反向發展,從政治學的眼光來看,這個態勢更強烈。2000 年春天爆發的COVID-19疫情與2022年開始的俄烏戰爭,已經改變了世界,過去美國掌握制訂制度、定義秩序、維持規則的霸權,如今這個能力已然喪失。最好的例子就是宏都拉斯跟台灣斷交,儘管美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可以影響其決策,但無法阻止這件事情發生,美國仍是最大經濟體、最強軍事國,但霸權已經衰落。

從全球各國的GDP數字來看,2022年世界GDP合計約100兆美元,美國仍居冠,但佔比從33%左右掉到25.3%,中國則是從1%快速成長到20%。除了傳統的G7國家以外,印度與印尼的潛力也值得注意。

現在已經進入多極世界(Multipolar World),中國成為美國以外最重要的國家,不管是經濟、政治、外交、軍事都能挑戰美國。弔詭的是,過去美國所建立的制度,像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WTO),已經不再是其賴以處理世界問題的工具,反而是中國覺得這套國際規則很有用,想維持聯合國、WTO的運作機制,當美國無意在裡頭當老大,中國就樂於「借殼上市」。

烏俄戰爭至今已經超過一年,短期內恐難以結束。中國當然不希望戰爭結束,如果消耗戰持續下去,俄羅斯就會愈依賴中國,但戰爭拖太久對中國也不利,因為會型塑中俄聯盟與歐美兩造對抗的局勢。烏俄戰爭也讓歐盟更加凝聚,更像一個國家,不只在經濟議題上和美國抗衡,在政治和軍事的影響力也可望提高。

不過,烏克蘭與俄羅斯可以被打敗,但都不能被消滅。歐洲不允許烏克蘭消失,因為芬蘭、波蘭會直接跟俄羅斯接壤,美國也不希望俄羅斯消失,因為代表中國獨霸。既然如此,烏俄雙方和解會是最可能的結局,類似韓戰一樣,韓戰啟動了冷戰序幕,烏俄戰爭則啟動歐洲的新局。

美國通膨挑戰大

美國經濟正面臨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最大的挑戰,通貨膨脹已創下1980年代以來新高,迫使美國聯準會(FED)連續升息10次積極打擊通膨。這波通膨讓很多人聯想到1980年的經驗,經濟學都說中央銀行一直灑錢會造成通膨,但後來歷經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化、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央行大灑錢卻從未產生嚴重通膨,因此大家都認為這次灑錢也不會再發生通膨,2021-2022年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一再表示是因為疫情造成供給不足、導致臨時性物價上漲,如今證明他們是錯的,通膨是貨幣政策造成的。

這次通膨與過去有何不同?1980-2020年間物價不會漲,主要是受惠於全球化,中國有龐大工廠,幾乎可無限制供應需求,但這個紅利在2020年已經結束,中國的資源、勞動力使用已經拉到極限,沒有多餘產能,如果要增加產能就要多給錢,中國低成本製造已成過去式。  

美國晶片法案是拜登很重要的施政之一,但被外界評為「一棵聖誕樹」,單一法案上面掛了很多鈴鐺——例如有中國投資、中國企業技術合作的限制條款、勞工條款、分潤機制等,等於是一個補助、卻要達成多重目標。有些半導體大廠表示無法接受,主要關鍵可能是分潤機制,因為美國政府稽核時可能要求揭露敏感的客戶資訊。

歐洲尋求戰略自主

歐洲再一次認清「自己無法防衛自己」,必須仰賴美國的軍事力,以嚇阻俄羅斯的威脅。歐洲各國普遍體認中國威脅(Economic Coercion),但對於中國的立場很值得玩味,一方面無法認同中國政府的人權立場,一方面又無法放棄在中國市場的利益,尤其是汽車、石化、能源、航空等較具優勢的產業,因此試圖在美中角力戰中,尋求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一方面要求俄羅斯尊重烏克蘭主權,一方面又想模糊台灣問題。

歐洲對中國傾向於採取降低風險(De-Risk)而非脫勾(Decoupling),其中影響較大的包括貿易、投資、技術、能源、供應鏈等面向。德國智庫Merics觀察,歐洲已從中國製造、中國市場(In China, for China)轉向中國製造、世界市場(In China, for the world)。過去歐洲認為中國是產業、技術、競爭力落後的國家,現在競爭力已經旗鼓相當,必須採取不同的策略,未來歐洲企業會如何營運中國市場值得進一步觀察。

日、韓向美國傾斜

地緣政治的變化,讓日本體認到美國不足以完全防衛日本,必須擁有更大自主的防衛能力。日本從烏克蘭戰爭的教訓學到,要擁有反擊敵方基地的能力,且希望提高國防預算到GDP的2%。事實上,日本四面環敵,來自中國、北韓、俄羅斯的威脅日增,唯一友善的只有台灣,日本提出「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說法並非情感喊話,而是基於現實考量,因此最近不斷強化南西島嶼的防衛能力。

日本經濟成長緩慢,與中國差距不斷擴大,近來更加向美國傾斜,強化對東南亞、印度、台灣、韓國的關係。日本對中國市場依賴度下降,2023年3月對中國出口減少7.7%,連4個月下降,進口則增加12.3%,連續24個月呈現貿易逆差。反觀日本對外貿易夥伴中,美國以19%超越中國17%成為第一。

韓國外交明顯向美國、日本傾斜,降低對中國市場的進口依賴,2023年3月對中國出口減少33.4%,主要是半導體出口下降,貿易逆差持續擴大。韓國總統尹錫悅公開表示,台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問題,是國際問題,引發外交戰,更令人感受地緣政治的變化影響。

韓國曾是台灣最要好的友邦,一直到1991年才跟中國建交,主要是美蘇冷戰迫使其轉向,但現在又有微妙變化。最主要關鍵是韓國體認到,北京不會幫韓國解決兩韓統一問題,因為北京不可能允許北韓政權消失,即便如此,韓國不會跟北京斷交,也不會跟台灣恢復邦交。

東協戰略地位提升

美中貿易戰之下,東南亞的戰略地位大大提升,東協(ASEAN)在進出口雙邊均超越美國,躍居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西方企業的生產基地,紛紛從中國移轉到東南亞,中國企業為了繼續存活,也轉往東南亞設立生產據點;這個情況有點像是1990年代的台灣企業,下游廠商都將生產基地移出去,上游則是回流,現在中國廠商透過東協仍可出口。  

東協擁有人口眾多、年輕、勞動力充足、天然資源豐富等優勢,區域整合逐漸到位,各國也都達到經濟起飛的時間點。美國如果要阻止中國經濟繼續成長,一方面要防堵技術輸出,就要跟台日韓合作;一方面要切斷市場利益,就需要一個大市場取代中國,其中最可能的就是印度和印尼,越南比較像是階段性合作夥伴。兩印雖然歡迎美國的投資和市場連結,但不會切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

一旦美國廠商不斷將訂單移往兩印時,中國產業將被迫向上游移動,形成新的產業鏈。儘管中國產業可以繼續升級,但下游空洞化將使經濟成長率下滑,畢竟上游產業偏向資本密集,增加就業人口有限,改革開放有可能走回頭路,中央政府將會要求地方政府及國營企業增加工作機會。

中國出口衰退  內需疲乏

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在政治局7位常委中,沒有任何一位經濟專長的技術官僚,顯見經濟發展已非施政主軸,現在也不再設定硬性的經濟成長目標,而以公平分配、穩定、安全為施政主軸。他在2023年人大閉幕式,宣示要推動強國建設、共同富裕、科學技術自主、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強國建設就是要強化實體經濟,防止製造業佔比(現約26%)持續下滑,相對應也祭出對軟體及網路業的打壓。

過去中國長期以財政補貼推動產業發展的模式,受到中央與地方財政困難、赤字飆升影響,金庫水位降低,未來補助型政策工具的運用會受限。以中國2022年稅收數字來看,增值稅減少23%,反映生產活動萎縮的程度;在消費端方面,傳統燃油汽車購置也下降31.9%。顯見因為消費不足,內需市場表現欠佳。

中國的出口持續衰退,中國自「十二五」以來,不斷強調「內需導向」的發展,但迄今為止,經濟成長動能仍依賴出口。在內需部分,過去房地產是主力,但房地產庫存過高,政府為了不讓它泡沫化,堅持價格不能跌,卻因沒人買房、蓋新房,形成僵屍市場。

目前中國最有潛力的是電動車,有機會帶動經濟成長的第二力道。根據統計,全球電動車市場除了特斯拉(Tesla)以外,幾乎全是大陸廠商的囊中之物,電池部分也由寧德時代、比亞迪分別拿下45%及15%市佔,領先日韓廠商。

中國一年銷售逾2,000萬輛汽車,足以養兩三家世界級車廠,如果都靠內需不外銷,就不會被掐脖子,即便中央政府補貼退場,地方政府也可望繼續,這個產業將是未來中國產業發展的主軸,也是中國證明在美國封鎖、缺乏西方奧援下仍可實現高成長的最佳機會。

冷戰2.0的時代已經來到,不管是美中關係、美台關係、兩岸關係,都是1971年以來的最大轉變。台灣身處冷戰2.0的最前線,隨時可能轉為熱戰,情勢緊張但不一定危險,大家或許不用太悲觀。就像冷戰1.0時的柏林很緊張,但從來沒有成為戰地,美蘇冷戰40年從來沒有真正出現戰爭。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1971年美國聯合中國扳倒蘇聯,造成冷戰局勢逆轉,但真正拖垮蘇聯的是經濟,長期戰爭決勝點在經濟,經濟輸贏的關鍵在體制。

更多文章

Future Calls會後報導:以哈衝突帶給台灣的啟示與機會

以哈衝突的議題持續受到國際關注,繼1/...

共好餐會邀請中砂分享打造「磨」王的藍湖策略

「共好成長企業家聯誼餐會」已經成為創生平台的招牌活動之一,3月20日吸引數十位企業領袖、學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