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美角力、台海風雲,台灣在國家安全與經濟繁榮之間,究竟能否做出兩全其美的抉擇?
曾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長期研究台灣與中國事務的美國專家卜睿哲,在《艱難的抉擇:台灣對安全與美好生活的追求》這本書中,探討了台灣面臨的廣泛問題與政策選擇,從經濟、政治、能源、預算等面向,及台中美三邊微妙關係出發,針對台灣可以如何幫助自己,以及美國應該如何協助台灣,提供實際建言。
卜睿哲在書中討論一個嚴肅問題:台灣最艱難的政策取捨,就是如何一邊處理兩岸關係,一邊維持經濟繁榮與競爭力。台灣民眾不應在「安全」或「好生活」當中擇一,而是二者兼得,能夠在這座美麗島上繼續過著美好的生活。
然而,台灣在國家安全上高度依賴美國,美中關係的惡化可能誤導台灣,台灣必須冷靜理解美國國家的長期利益及短期意圖,應對自身所面臨的內部與外部挑戰,以及美國和其他大國如何施以援手,對自身安危做出審慎考量,同時利用自己的資源來應對北京所施加的壓力。本書融合作者的知識脈絡及實證經驗,透過客觀論證與流暢文筆,讓台灣人可以從不同視角來關照台灣全貌,值得細讀。
以下為本書書摘內容:
台灣做得到國家安全、人民有錢嗎?
台灣面臨很多問題:高齡化、經濟日益成熟卻缺乏自然資源、過去的政治留下許多問題、充滿各種內政難題。但其他特徵類似的國家也是這樣,重大目標往往經常彼此衝突。
台灣真正獨特的困局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該國政府一直想統治這座島嶼和住在上面的人民,北京的野心一旦成真,台灣的法律地位和人民的許多生活方式將徹底改變。台灣會從一個自稱的主權國家,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政治制度也會變得更不民主。因此,中國因素把台灣的困境拉高了一整層,使台灣制定政策變得更困難。
從1980年代以來,許多台商的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找到致富機會。但人民解放軍在1990年代末之後也陸續增添了先進軍備,並在2010年代改革體制,如果改革成功,北京就更有能力打下台灣。也許戰力愈來愈強的解放軍永遠都不會上戰場,但它光是存在,就改變了台灣領導人與台灣人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野心的看法。
台灣的不同領導人,以不同方式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脅。藍營著重妥協、安撫與交往;綠營的態度則較為疏遠,其拒絕接受北京的前提,一方面盡量讓台灣的經濟與政治不仰賴中國,一方面不去觸碰中國不能接受的台獨底線,依賴美國來制衡北京對台的力量。
其實美國沒辦法幫台灣減少政治制度上的問題。不過自從1950年代以來,台灣為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面前自保而在政治制度上所做的努力,就常常會影響到美國的利益。
從1954年到1980年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到後來的政策宣言與各種行動,華府都一直在承諾會保護台灣。雖然台灣的政治制度是威權還是民主,並不會對美國的政策有什麼重大影響,不過確實會改變美國要怎麼處理政策產生的效果。而台灣要怎麼保護自身安全,一直取決於美國怎麼做。
外交部長吳釗燮在2018年7月接受CNN專訪時就承認,如果中國認為台灣得不到美國支援、暴露出弱點,很可能就會展開奪取台灣的計畫。也就是說,台灣內部對於遷就和嚇阻中國該做到什麼程度、要花費多少預算充實國防、該怎麼利用國防資源最有效率,都存在著分歧。這些分歧也都和美國的利益緊緊相連。此外,關於要對台灣採取什麼政策,在美國內部也有所分歧。
近年來,台灣領導人即使面對北京不斷施壓,仍採取平衡謹慎的方針來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點對台灣周邊的和平與安全貢獻不少,也契合美國的關鍵利益。但華盛頓愈來愈有必要釐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目標,以及這種姿態在對台關係上有何涵義。
美中關係急遽惡化,很可能只會誤傷台灣,這種危險在川普執政時期特別明顯。華府應該基於自身利益來規劃對台政策,但在調整政策行動時,也不能忽略台灣的利益。台灣人民同樣不該認為,美中之間的拉扯一定對自身有利,或是否定謹慎的重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挑戰,讓台灣時時面臨艱難的抉擇。在做出抉擇之際,一定要正確理解美國的利益與意圖。
台灣做得到國家安全、人民有錢嗎?或者問得更清楚一點:台灣人能不能同時過得更安全也過得更美好?台灣社會已經十分繁榮,政府也努力提供公共財,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台灣有活躍的民主制度,可以定期呈現在人民眼中,政府的表現如何、之後又該由誰領導。此外,台灣也相當安全。在美國的幫助下,台灣甚至撐過了1970年代初以來國際社會的排擠。當然,有人會說台灣人今天能過得這麼好,都是因為有美國所撐的保護傘。
如果調查台灣人想不想過得既安全又有錢,大家一定會說好。沒人會想生活在不安和凋敝之中。不過難題來了:如果兩件美事無法同時兼得,那麼,哪個比較重要呢?人民會打算如何在兩者之間取捨,以便魚與熊掌都能嚐上幾口?如果想過得更安全,就必須犧牲台灣的生活水準,這種代價值得嗎?想要保住所有或部分的「好日子」,是不是就多少得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妥協?是的話,要妥協多少?風險如何?
不過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台灣的政治制度能否強化國家安全,又讓人民繼續有錢?本書的結論是,台灣的制度在這方面,表現一直差強人意。原因之一也許是,台灣目前面臨的政策問題,嚴格來說都很難解決。面對能源安全之類的國內議題,頭痛的先進經濟體也不是只有台灣。而海峽兩岸如果有辦法靠發揮創意,就想出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模式,那雙方早就這麼做了。
或許台灣的內部制度本身就是問題的一部分,因為它不太能一面維持民意支持,一面平衡互相競爭的議題。就算有些問題在科技上能夠解決,也常因為政治對立而無法實施,有時政治動態也限制了政策的選項。也就是說,台灣所面臨的問題,本質上是結構性的,而不是因為個別領導人或社會群體犯了錯。政治差強人意,加上政策難以落實,也就讓人不難想像,現狀大概就是台灣能達成的極限——如果真是這樣就糟糕了。
台灣的選民信賴著政治人物可以守住台灣的美好生活、國家安全,還有最基本的政治存續。所以無論藍綠,一旦失手就會讓選民失去信心。畢竟,民主制度不只是以公平自由的選舉選出領導人,還有在論辯日常議題時可以免於恐懼而已;民主制度還賦予民選領導人一份義務,要為整體社會利益交出良好的表現。
領導人如果胡亂應付、得過且過,或是忽視加深亡國感的力量,就背棄了促進公共利益的義務,也背棄了投票選擇他們治理的選民。但台灣的處境並非無望。台灣的民選官員的確有能力呼應大眾期待,交出優異的表現。問題在於他們有沒有這種意志?規劃優秀的政策,實現國家安全、人民有錢,絕對需要在衝突的目標之間做出抉擇,並向大眾解釋為何這是現有選項中最好的一個。
正因台灣面對的風險很大,一旦失敗就可能付出嚴重代價,政治領導人更必須承擔空前的責任。台灣人民理應擁有一個能負起這種空前責任的領導人。
本文摘錄自《艱難的抉擇:台灣對安全與美好生活的追求》,由天下文化出版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