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從谷底翻身,關鍵就在這種心態

文 /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

在逆境中,你是否有勇氣放棄那些已經嘗試過的穩當途徑,接受那些能夠延伸現有能力的挑戰?熱中於自我挑戰、全力以赴,縱使失敗,仍有恆心堅持下去?

佳世達曾在2005年因併購西門子(Siemens)行動通訊部門失利,跌了一大跤,但從2014年開始,董事長陳其宏徹底翻轉佳世達的文化,將併購視為公司發展的常態,逐步成立橫跨資通訊科技、醫療、智慧解決方案以及網通的聯合艦隊。7年過去,大艦隊效果逐漸顯現,佳世達2021年營收突破2,200億元,業績倍增,毛利率更是從10%提升至14%,每股盈餘達4.22元,創下近10年新高。

是什麼原因,讓陳其宏在逆境中仍不改其志,推動這項巨大變革?他的推薦書《心態致勝》提到「成長心態」,它讓人們在生命中最艱難時刻,仍然堅毅、茁壯。陳其宏用這種心態思考,並採取行動,打贏這場精彩的逆轉勝球賽,清楚地說明了,與其掩飾自己的不足,不如設法克服它,接受挑戰,成就更好的自己。以下為本書精選書摘:

在我年輕、剛展開研究工作生涯時,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的人生。當時,我很想了解人們如何應付失敗,便決定從觀察學生如何應付難題著手。於是,我去學童就讀的學校,一次一位,把他們請到一個房間,使他們感到自在、放鬆之後,讓他們解答一些謎題。

頭幾道謎題相當容易,接下來的就比較難。在學生絞盡腦汁解題的同時,我在一旁觀察他們的表現,探索他們正在想什麼、有什麼感覺。我原本就預期他們在應付困難時會有不同表現,但我觀察到我從未預期到的現象。

在面對費解謎題時,一位10歲男孩把椅子往前拉,搓揉雙手,咂嘴喊道:「我愛挑戰!」另一個孩子在為難題傷腦筋時,抬起頭,露出愉悅表情,自信地說:「妳知道嗎?我原本就期待這會很有教育性!」

我不禁納悶:他們怎麼了?我一直認為,你要不就是能夠應付失敗,要不就是不能夠應付失敗,我從未想到有人會「喜愛」失敗。這些孩子異於常人嗎?抑或這其中另有文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模範――在人生重要時刻提供指引的人。這些孩子是我的模範,他們顯然懂一些我不懂的東西,我決心查明,我決心了解到底是怎樣的心態,會把失敗當作一份禮物。

他們到底懂什麼呢?他們知道,人的素質,例如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是可以培養的。這就是他們在做的事――變得更聰慧。他們不但不會因為失敗而灰心喪志,他們甚至不認為自己失敗,而是認為自己在「學習」。

在那之前,我是這樣認為的:人的素質無法改變,你要不就是聰慧,或是不聰慧;失敗意味你不聰慧,就是這麼簡單。如果你能夠設法成功,盡一切所能避免失敗,你就可以一直保持聰慧。至於掙扎、犯錯、堅持不懈,這些全都不是影響你聰慧與否的因素。

成功者不是擁有某種能力,而是有目的地努力

人類素質究竟是可以培養的東西,抑或是無法改變的東西,這是一個存在已久的探討議題。然而,這些信念對你有何影響,卻是一個新的探討議題。若你認為智力或性格是可以發展的東西,而非固定不變、根深柢固的特質,這樣的信念會產生什麼影響呢?我們先來看看存在已久、有關人類性格的熱烈辯論,再回頭探討這些信念對你有何影響。

混沌初開以來,人就有不同思維、不同行為,擁有不同發展。因此,必然有人提出疑問:人類為何會有不同,為何有些人較聰慧、較有品德,是否有什麼因素造成他們必然有所不同?專家大致分成兩個陣營,有些專家認為,這些差異有其堅實的生理基礎,使它們無可避免、也無法改變。多年下來,專家們聲稱的這些生理差異,包括頭蓋骨的凸塊(顱相學)、頭蓋骨的大小與形狀(顱骨學),以及現今的基因學。

也有專家指出,這些差異源自每個人背景、經驗、訓練或學習方式的顯著差異。你可能會感到詫異,發明智力測驗的阿爾佛列德‧比奈(Alfred Binet),竟然是這派論點的頭號中堅人物。智力測驗不是用來測量孩子無法改變的智力程度嗎?其實不然。法國心理學家比奈在20世紀初期於巴黎設計出這項測驗,目的是要鑑識出未能從巴黎公立學校教育受益的學生,以便設計新的課程,使那些孩子可以獲得更有成效的教育。比奈並不否認個別孩子的智力程度有別,但他相信,教育和練習可以對智力造成根本改變。

下文節錄自比奈的重要著作《有關孩童的現代觀念》(Modern Ideas About Children),總結他研究數百名有學習困難兒童後產生的心得:

一些現代哲學家斷言,個人的智力程度是固定不變的,無法提高。我們必須駁斥與反對這種殘酷的悲觀論點……。經由練習和訓練,最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方法,我們可以提高注意力、記憶力及判斷力,變得比以往更聰明。

究竟哪一派的論點才正確?現在,多數專家都贊同,這兩派的論點並非絕然一方正確、另一方錯誤;人的智力程度並非完全取決於天生或後天培養,並非完全由基因或環境決定,打從娘胎開始,這兩者之間就一直存在著施與受的關係。事實上,如同著名的神經科學家吉爾伯特‧高利柏(Gilbert Gottlieb)所言,在我們的發展過程中,基因與環境不僅協作,而且基因需要環境提供的要素,才能適當運作。

在此同時,科學家也發現,終身學習能力和頭腦的發展潛能,遠遠大於人們的想像。當然,每一個人有與生俱來的獨特基因,人的天生性格與資質或許不同,但經驗、訓練與個人努力,顯然大幅影響後天發展。智力研究領域的當代權威羅伯‧史登柏格(Robert Sternberg)指出,一個人能否獲得領域專長,主要的因素在於:「不是擁有某種固有能力,而是有目的地努力。」或者,如同他的前輩比奈所說的:開頭時最聰慧的人,未必是最終時最聰慧的人。

選擇「成長心態」,不設限凡事皆有可能

權威之士提出科學研究觀點是一回事,了解這些觀點如何應用在自己身上,這是另一回事。三十年來,我的研究顯示,你本身採納的觀點,將會顯著影響你的生活方式。它可能決定你是否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也決定你能否達成自己重視的事情。為何如此?一個簡單的信念,何以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改變你的心理,進而改變你的人生?

相信你的素質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這種心態使你總是急切於一再證明自己。若你只有一定程度的智力、一種特定性格、一種特定品行,那你最好證明自己的這些基本特質有「足夠」程度,要是看起來或感覺起來程度不足,那可大事不妙。

有些人在人生早年就訓練了這種心態,我從童年開始就注重要成為聰慧的人,但我的定型心態其實是我六年級老師威爾森女士塑造出來的。不同於比奈,威爾森女士相信,人的智商決定他們是怎樣的人。我們在教室裡的座位,是按照智商來排序的;此外,只有智商最高的學生負責掌旗、清理板擦,或是寫筆記給校長。

威爾森女士的評斷態度,不僅造成我們緊張得胃痛,還形成一種心態:班上每個人只有一個強烈目標――最好看起來很聰明,不能一副呆瓜樣。每當她給我們考試,或是在課堂上點名要我們回答問題時,大家都很緊張她如何評斷,在這種情況下,誰還會在乎或享受學習呢?

我看過太多人在班上、職場上或人際關係中,抱持著這種強烈目標――努力證明自己。他們在每一種境況下都力求證明自己的智能、性格或品格,在每一種境況下都這麼評估:我會成功或失敗?我看起來聰明或笨拙?我將被認可或否定?我感覺起來像個贏家或輸家?

這個社會就是重視智能、性格與品格,不是嗎?想要這些特質,很正常,不是嗎?是的,但是……

還有另一種心態,在這種心態下,這些特質只不過是你手上的一副牌,你總是試圖說服自己和他人,你手上有同花順,儘管你心裡暗自擔心,因為你手上其實只有一對10。在這種心態下,你手上的牌只是發展的起點,這就是「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其基本信念是:你可以透過努力、策略與他人的幫助,培養與加強你的基本素質。雖然每個人初始的天賦、資質、興趣或性格可能不同,但人人都能透過用功和累積經驗而改變、成長。

擁有這種心態的人相信,任何人都能成就任何事,只要接受適當教育、獲得啟發,大家都能成為愛因斯坦或貝多芬嗎?不是。但他們相信一個人的真實潛能是未知的,而且無法確知的,不可能預知一個人在歷經多年的熱情、用功及訓練後,能夠成就什麼。

你可知道,達爾文及托爾斯泰在年少時,被視為資質普通嗎?你可知道,被視為史上最傑出高爾夫球員之一的班‧侯根(Ben Hogan),在童年時動作不協調、相當笨拙嗎?你可知道,幾乎所有20世紀最重要藝術家名單上都可見其名的攝影師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在她上的第一堂攝影課程中被當掉嗎?你可知道,美國最傑出的女演員之一傑拉丁‧佩吉(Geraldine Page),曾被認為不是吃演員飯的料,被勸放棄這一行嗎?

如果你相信重要素質是可以培養、發展的,這種信念將使你產生學習的熱情。如果你可以變得更好,何必浪費時間一再證明自己有多出色?與其掩飾自己的不足,何不設法克服自己的不足?與其尋求那些只會一味顧及你的自尊的朋友或夥伴,何不尋找那些也會挑戰、激勵你成長的朋友或夥伴?為何總是尋找那些已經嘗試過的穩當途徑,不去接受能夠延伸能力的挑戰?熱中於自我挑戰、全力以赴,縱使(或尤其是)在不順利時,仍有恆心堅持下去,這就是成長心態的正字標記。使人們在人生中一些最艱難時刻仍然堅毅、茁壯的,正是這種心態。

本文摘錄自《心態致勝》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

 

更多文章

通往最佳表現的EQ之路

EQ之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1996年提出EQ一詞,...

如何在AI浪潮中乘風破浪?

ChatGPT橫空出世,人工智慧加速改變了人的工作方式,人需要改變哪些思維?培養哪些能力?...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