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因果螺旋理論,突破見樹不見林的思考陷阱

文 /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

不同領域有不同的理論,但好的理論卻能萬變不離其中,跨領域互相借鏡。

上騰生技公司張鴻仁董事長推薦的《因果螺旋》就是一本這樣的好書。

本書以實際的疾病為例,跨越幾百年歷史,並輔以作者從年輕時期就參與的研究深入淺出,剖析疾病(尤其是各種傳染病)發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與成果,也以Covid-19 為例探討一般人容易產生的「誤解」(他稱為因果謬誤),值得一讀!

書中以流行病學家陳建仁院士創建的「因果螺旋理論」為基礎,介紹常見的因果推論謬誤,以及如何建立好的因果假說。建立好的假說,也是剖析問題的第一步驟。 

透過分享醫學史上重要的病因探索與醫藥研發的故事,建立因果關係的法則。帶領大家透過釐清因果關係,探索流行疾病的病因、思考如何有效管控疫情蔓延。並將「因果螺旋」的理論架構,應用於日常思考上,協助大家跳脫「見樹不見林、倒果為因」等常見的思考迷思。

 

張鴻仁董事長也溫馨提醒,若書中太「專業」的部分,大家自行斟酌閱讀就好,但「因果螺旋」的跨界運用,值得參考借鏡。以下精選書摘,邀請大家一起鍛鍊思考:

自從COVID-19 在全球肆虐後,媒體最常報導的就是各國每日確診死亡人數,政論節目也不斷評論各國的防疫政策。2022年2月中旬,一位名嘴在節目裡說:「美國是全世界COVID-19確診死亡數最多的國家,共有93萬多人,遠高過英國的16萬、法國的14萬和德國的12萬,高達6~8倍,防疫真的做得太差了!美國政府和人民防疫的努力比起歐洲差很大!」其他名嘴也紛紛點頭同意。

內人鳳蘋剛好聽到這一段,她告訴我:「這個說法,已經掉進『見樹不見林』的謬誤之中。」
確實是如此,我從牛津大學的Our World in Data網站,查看了這四個國家的人口總數,結果是美國3.3億、英國6,800萬、法國6,700萬、德國8,400萬。我進一步把死亡數除以人口數,來計算每百萬人口的COVID-19確診死亡率,結果發現美國2,800、英國2,351、法國2,020、德國1,442,相差都在兩倍之內。只看到死亡數而沒看到人口數,正是一般人常犯的因果謬誤。

見樹不見林的思考方式,相當於只看到分子,而沒有看到分母,當然容易下錯結論。由於不同國家、地區或團體的人口數可能差異很大,如果只比較健康事件,像是病例數或死亡數的多寡,而忽略了人口數,對於事件的判斷,就無法精準正確。

數人頭還是算比率?

在你我日常接受到的資訊中,類似「見樹不見林」的謬誤真的不少!

有一天,我看到某名報頭版標題寫著「智慧型犯罪與年俱增」,相當引人注目。
仔細一讀,內容提到過去十年來,在犯罪的人當中,研究所和大學畢業生所占的百分比,分別從4%和18%,增加到7%和27%,換句話說,研究所畢業的犯罪者占比增為1.8倍,大學畢業的犯罪者占比增為1.5倍。「很顯然智慧型犯罪正在逐年增加,加強大學院校學生的品德和公民教育刻不容緩。」

這則新聞的論斷,明顯地掉入見樹不見林的謬誤中。其實在這十年間,全人口的大學與研究所畢業生所占的百分比也是逐年增加。如果計算不同教育程度族群的犯罪率,這十年來並沒有顯著的上升。

因此,在觀察社會或健康事件發生狀況時,必須同時考量事件數和人口數,先計算事件發生率,才能進一步比較分析和下結論。

1983年我在擔任臺大公衛系副教授時,接受衛生署委託進行「臺灣高血壓防治實驗計畫」。我們從六個鄉鎮區的戶政事務所,隨機抽樣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個案。徵得他們同意後,就進行個人基本資料、生活飲食習慣、疾病治療史的問卷調查,並且以水銀血壓計測量休息後血壓三次,計算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平均值,再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判定是否患有高血壓。
有一次,臺大內科曾文賓教授和我一起討論不同年齡層的高血壓盛行率時(見表1),我的研究生報告分析結果說:「在高血壓的病人當中,以50~59歲所占百分比最高,其次是40~49歲、60~69歲,再來是30~39歲和70~79歲,……」曾教授馬上說:「不,怎麼會是50~59和40~49歲最高呢?而且30~39歲和70~79歲一樣更奇怪!你該看各年齡的盛行率,而不是病例數所占的百分比!」研究生回答說:「高血壓盛行率確實是隨年齡越大而越高!」

如果只看高血壓病例數的年齡分布,這位研究生認為大多數高血壓病人集中在50~59歲,但是他忽略了各年齡層的研究人數有很大差異。當年臺灣的人口結構是金字塔型,年齡越高人口越少,我們的抽樣研究樣本也是如此。所以應該把病例數除以參加研究人數,比較各年齡層的盛行率,才是正確的做法。換句話說,我們不只要數病例數,還要考量參加研究人數,來計算高血壓的盛行率。

表一:

就像前面提到的四個國家的COVID-19死亡狀況,如果只從死亡數來看,就斷定「美國死亡數很多,好恐怖」,而沒有考慮到美國總人口數也很多,就會下錯結論,必須算出死亡率,才是適合比較的數據。

書中類似的故事、例子很多,有探討B型肝炎、黃麴毒素、肝癌因果關係的辯論、EB病毒跟鼻咽癌之間的因果關係建立、19世紀霍亂流行病因的假說辯論或剖析「貓咬傷」和「憂鬱症」顯著關聯性的辯證等等,每一個醫療、流行病學上的小故事,都帶領著大家一遍遍訓練因果關係的思維辯證。讀完此書,就像上完一堂邏輯課程,附帶醫學史上重要的常識與小典故,值得一讀!

本文引用書摘節錄自《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由圓神出版授權轉載。

更多文章

通往最佳表現的EQ之路

EQ之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1996年提出EQ一詞,...

如何在AI浪潮中乘風破浪?

ChatGPT橫空出世,人工智慧加速改變了人的工作方式,人需要改變哪些思維?培養哪些能力?...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