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董事長暨AAMA校長顏漏有針對台灣企業新創投資的未來展望以及企業與新創如何達成有效的雙贏合作,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以下是以第一人稱節錄的精彩內容。
前瞻未來方向,透過新創投資帶動企業轉型
我們現在都在談CVC是一個大趨勢,但國外「大咖」的CVC都是和軟體等數位經濟有關的,距離數位應用比較近,也很了解新創;而台灣「大咖」的企業多是製造業,屬於相對傳統的產業,思維距離新創比較遠,這是台灣和國外在產業結構上的根本差異。
在台灣的資本市場中,前一千大的企業與數位經濟相關者佔比並不高。反映在台灣企業最有興趣投資的新創領域方面,可以看到除了健康醫療之外,對於AI和IoT的興趣就透露了企業在推動數位轉型時的需求。
過去,雖然很多新創在做的東西和企業本業無法直接連結起來,但是未來在面對產業經營環境的快速變動下,企業透過策略投資尋求第二成長曲線,加上數位轉型的推波助瀾,台灣企業和新創的距離相比過去已經愈來愈近了。現在,企業應該以自己未來的發展需求為出發點,去回推此刻的規劃、思考新創投資的方向。
台灣的CVC目前仍處於試驗階段,但未來應該會加大投資、拉近與新創的關係。比如距離數位經濟最近的電信業就正在摸索如何從傳統的電信服務轉型到數位應用服務。
企業與新創合作,探索能共創價值的地方
企業希望透過新創投資獲得什麼?調查結果顯示,「帶動企業創新文化」排名第三。很多台灣的大企業在現成的組織架構中,比較沒有機會跳出去看新的東西,但透過和新創合作,可以讓高層或主管接觸到新的事物,不管是新的商業模式還是技術上的創新,都是企業做新創投資能夠獲得的價值。
要特別注意的是,企業和新創的決策文化、模式與重點都很不一樣。企業重視的是「穩定」與「利潤」;新創在意「速度」與「成長機會」,雙方的決策考量有很大差異,尤其牽涉到跨部門合作時,大家著眼的角度也不同,因此企業不能以既有的思維去看新創。
雖然企業與新創的文化差異很大,但是仍然可以找到共同創造價值的地方,去思考「我可以幫你做些什麼?」
雙方的決策模式固然不同,但可以透過下列三個步驟取得合作共識:
- 釐清雙方合作目的
- 了解雙方的決策文化與決策模式
- 找到能共同創造價值的地方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企業在投資新創之前,一定要了解投資新創是「合作」而非「掌控」。在對新創沒有控制權的情況下,如何透過合作去達成共好呢?最理想的情況,就是新創擁有企業沒有的創新解決方案;而企業能夠透過解決方案協助解決內部的問題並服務外部的客戶,新創可以獲得訂單並擴大服務的客戶。雖然合作一定有難度,但對於雙方而言這其實就是最大的綜效。
策略性投資,仍須將財務納入評估
雖然調查結果顯示,有做外部新創投資或三年內有其規劃的企業高達49.2%只做「策略性」投資,但「財務性」的重要仍不可忽視。嚴格來說,應該是「策略性投資為主,財務性投資為輔」,企業投資不可能沒有考慮財務。
「策略性投資」與「財務性投資」通常是混合運用,有時候當企業發現某個投資能帶來不錯的財務收益,雖然和自己的策略規劃不一定有關,但還是可以投;有時候當企業主要以策略去評估投資標的時,即使不把財務效益納入首要考量,但還是得符合一定的財務效益標準。
以Intel Capital為例,他們原來是「策略為主,財務為輔」,後來卻慢慢轉到「財務為主,策略為輔」,畢竟沒有錢就留不住一流人才,尤其CVC需要與VC競爭人才,更要建立能留得住人才的獎勵機制,此現象在人才競爭激烈的矽谷特別明顯,也是許多CVC正面臨的難題。不過,台灣大部份的CVC成員多半來自母公司,這個狀況比較不常見。
雖然台灣的VC與CVC的發展未如國外興盛,但企業的投資策略也牽動著人才議題。若企業想投入新創投資、展開未來的策略規劃,除了認識新創,也要去思考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