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資訊,善用企業內外部創新打出組合拳

文 /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

在成功孵育被美國雅虎收購的奇摩網站、水平整併母公司精業集團之後,精誠資訊懷抱著走向全球的夢想,一舉成為台灣最大本土軟體服務商。

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長達五年的轉型陣痛期。靠著內、外部創新的靈活運用,精誠資訊不僅成功脫胎換骨,幫助全家、星巴克、麥當勞等企業客戶再創第二條成長曲線、更要挑戰成為千億市值的世界級企業。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在執行長楊啟航的主持下,與總經理林隆奮、金融服務事業體總經理范植德、消費市場事業體總經理楊世忠、國際軟體事業合作部副總經理唐雲順、以及重要團隊成員,共同暢談精誠資訊23年來不斷轉型創新的關鍵心法。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精誠曾經經歷過哪些發展的拐點?

答:我們有三個比較大的拐點。第一個拐點是在2000年奇摩站賣掉以後,精業開始決定做自己的事業,精誠就是在那時候分出來的公司。

第二個拐點是精業跟精誠的水平整合;精誠的強項是IT Technology(資訊技術),精業的強項是Financial SI(金融服務系統整合),可是資訊技術的商業模式空間比較大,當年我們的夢想,是把兩邊的資源整合在一起,走向全球、或打區域戰。

第三個拐點是在2010-2015年,我們展開大數據雲端行動,投資了很多企業,都沒有成功。我覺得還是要回歸到核心能力,不能為了雲而雲,或為了行動而行動。最後,我們把精誠的核心能力定位為軟體力、數據力,跟演算力的「生態整合」。

用世界級的規格,整合跨領域的大數據

軟體力,是5A(AP、APP、API、Appliance、Algorithm)的跨界軟體,把這些軟體跟IT、OT、IoT到AIoT的情境整合,就會產生數據整合能力。用AI跟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建模,就會產生演算力。生態整合,就是跨領域數據大連結的整合,一個客戶裡面有很多context(情境),每個情境都是一個市場、甚至還可以跨客戶連結,所以市場大得不得了。

我們有一個口號叫「5A @ 4C. 3D」,5A就是跨界軟體力,4C(上雲、用雲、管雲、護雲)就是在多雲混合的微服務裡面形成一個新的Data Infrastructure(數據基礎架構)。要在5A跟4C走向數位轉型AI化,還需要3個D:第一步,把數據基礎架構建好,第二步,把不同架構的資料拉出來做Data Integration(數據整合),第三步才是演算,進行Data Intelligence(數據智能化處理)。

我把數位轉型AI化的核心,總結為Xi(生態整合)。這個X,其實就是B2B2X,既不是2C,也不是2B或2G(Government),可以加乘各行各業,因為各行各業都需要進行數位轉型。

問:您提到2010到2015年間的拐點沒有成功,是時機不對,還是方法或佈局上需要什麼樣的改變?

答:我們一開始找了很多很棒的人才,產品的功能也很齊全,但沒有定義世界級的規格,也沒有全球化的企圖,只做了一個簡單的在地版本,等到世界級企業進軍台灣之後,我們就輸了。

所以有時候新創公司不能覺得自己很厲害,需要去外面看一看,再回來調整自己。但回過頭來看,我覺得這五年間的失敗是「有勇氣的失敗」,因為就算失敗了,這些經驗也能被轉化成另外的養份,去幫助別人成功。

問:精誠現在著重的,是每個客戶裡每一個不同的情境,等於是從原本產業內部的垂直整合、到現在是水平面的整合,這其中的關鍵方法是?

答:關鍵點在於以用戶體驗的對話為優先,從最後的結果開始推導,也就是「以終為始」。

從客戶的角度,當轉型是從最基本的體驗開始對話的時候,他們會發現有很多科技上的整合,需要跟別人長期合作才能完成;以前客戶會覺得某個功能、某個流程他們自己也會做,可是功能流程並不能拼湊出一個完整的體驗。

從我們的角度,以前我們會覺得開發的這個系統很強、那個功能很棒,為什麼客戶不用?但用了Design Thinking(設計思考)跟Agile Development(敏捷式開發)之後,我們不但沒有丟掉Industry Solution(產業解決方案)這條路,反而拓寬了跟客戶的對話空間。

「機會有多大,資源就有多少。」

問:從垂直整合過渡到水平整合的過程中,您怎麼帶動內部團隊的轉向?

答:我們會進行Task Force sharing,讓大家分享各自觀察到的客戶需求;也成立「演說團」機制,組合不同單位的人來幫助業務銷售產品。雖然把組織定位成是任務導向,但大家平常還是很忙,所以這又進入另一個階段,就是怎麼協作溝通?

其實,只用協作(Collaboration)跟溝通協調(Coordination)是不夠的,協作的缺點是,我做完了才交給你,你做完了再交給他,在傳遞責任時就會出現問題。所以我們後來改用「領導協奏」(Orchestration),每個人同時演奏,節奏高低各不同調,透過指揮家把大家變成一曲美妙的樂曲。要把員工的心態轉為領導協奏者,就需要從公司的文化去調整。

精誠的企業文化,是成為業界領頭羊的勇氣,我們大部分情況並不是拿不到案子,而是因為先想到這個我不會、那個我沒有資源,而不敢去爭取。其實先拿到機會再回來拿資源就好了,機會有多大,資源就有多少。

與新創合縱連橫,實現指數型成長

問:精誠有哪些內部或外部創新機制?

答:我們過去的人才聚焦在本業的應用,但是內部不太容易找到創造新型服務的人才,所以這幾年也找了兩三位business development(新事業發展)人才,協助事業單位跟外部資源協作,來補強內部的專業知識。

我們也接觸很多新創團隊。有些團隊有熱情、有能力,可是商模不一定能夠盈利;我們內部有很多想法提案,但是不一定有人力進行,所以或許可以把想法公開給這些團隊,讓他們來提案。

另一種模式是我們去尋找好的提案,用合資或參與的形式,灌注資金跟資源協助它們成功。很多有熱情的人會在退休後輔導年輕人,但精誠不止可以做到輔導,還能一起灌注資源,這樣可能讓我們的創新走得更快、也幫助這些年輕人多增加一些成功的機率。

問:以外部創新的角度來說,你們會怎麼評估合適的購併或投資對象?

答:主要有三點。首先要從business synergy(事業綜效)來看,如果我們之間不能幫助彼此更成功,就不能發揮協同效應。

第二,我們要的不只是一加一大於二,還要大於三、大於四,所以綜效不是唯一的判斷條件,它還必須要夠大。

第三,我們要有一個對的架構去整合跟領導這些資源,因為每一個協同所涉及到的實體架構、整合方式都會不太一樣。

善用JAMAL原則,大膽征服市場白地

除了綜效之外,如果藉由合作可以幫助彼此碰觸到原本碰不到的white space(市場白地),這種跨領域的合作協同才是最好的。

精誠通常是以 JAMAL原則(Joint Venture, Acquire, Merge, Alliance, License)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整併同業,第二階段是垂直跟水平的整合,比如金融支付是一個生態,我就再把電子支付、電子票券支付,跟設備、銀行的payment gateway(支付介接入口)都整合進來。

對精誠來說,我們還不會、但需要科技、或者互聯網+的領域,這是一個完全的市場白地;事實上,我們還想把這些產業跟金融業的互動銜接起來,讓我們可以對客戶提供一套更完整的服務。

問:精誠的投資主要是策略性或財務性的投資?您怎麼找到投資的標的?

答:我們是以策略性投資為主,策略性投資又分為核心本業的延伸投資,比如產業整合或生態整合;另一種是破壞式創新的投資,這兩種投資的比例大概是80-20%。

廣結善緣埋種子,發揮生態整合力

精誠也會透過投資創投基金尋找合適的新創投資標的,比如資鼎、台杉、中華開發基金,另外我(編按:林隆奮總經理)也是AAMA的導師之一,台大創創也會推薦案源。

精誠也成立了一個AI新創加乘器(編按:AGP, AI Generator Program)來支持新創,它既不是incubator(孵化器),也不是accelerator(加速器),而是希望提供產業能力、開放精誠客戶的資源跟數據幫助新創公司,讓它們有能量走出台灣打世界盃。新創最大的痛苦是採購、IT,因為客戶不見得願意給新創試驗的環境跟數據,但精誠是Xi,所以可以帶新創公司進去,一些比較辛苦的疑難雜症我們幫它們處理,新創團隊只要專注在他們的優勢就好了。

每一年,我們會篩選八到十家新創公司進行免費輔導、或者投資,像我們目前就投了互聯網資安公司安華、以及做光學辨識提昇產品良率的慧穩科技。我們也會用專案合作的形式、或是幫新創團隊介紹客戶。像有一家做偵測詐貸保險程式的新創公司,我們半年內就幫它介紹了三家客戶,各賣了大概一、兩千萬的一套系統。

問:有沒有想過成立類似CVC這樣的單位?

答:曾經想過,但是後來覺得如果以CVC這樣一個子公司、或者獨立預算的獨立團隊,可能沒辦法發揮跟母公司的協同效應,所以最後還是決定以虛擬CVC的形式進行。

雖然沒有專職的CVC部門,但我們的投資規模其實比CVC大,一年的投資預算可能有一、二十億,通常可以投到五億以上,但是這個有時候高有時候低,也不是以金額去定。我們會從財會、營運、決策各方面很理性地去分析每一個案子。但太精準的評估不一定有用,有時候需要一些不理性才會成功,當你的核心競爭力練得夠強的時候,更能幫助你在很多領域上看得更準;只要找到對的標的切進去,要達到千億的市值也不是不可能。(完)


關於精誠資訊

執行長暨總經理 林隆奮

精誠資訊SYSTEX Corporation (台股代號6214) 成立於1997年,是台灣資訊服務產業龍頭企業,擁有約3,500名員工,為台灣前一百大服務業,服務超過30,000家企業/機構客戶,涵蓋兩岸三地、亞洲以及歐美地區。2019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20億元。

更多文章

首屆企業併購專班 黃日燦親授實戰策略與經典案例

企業競爭生態大翻轉、世界經貿局勢大混亂、國際供應鏈大位移,面對百年未有的新賽局,...

靠疫情練兵!微熱山丘跳脫框架的品牌升級術

位於民生公園一隅的微熱山丘門市,幾乎每天都門庭若市,許多民眾與國外觀光客都喜歡來這裡,...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