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創新的疫後前景與挑戰

文 /
曾正忠(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

2020年全球疫情嚴峻,國外企業創投加速成長;今年,台灣企業為因應疫情衝擊也不乏大幅轉型,疫情可說是成了數位轉型的推手,對數位方面的新創有很大助益,對於有冒險精神的創業家而言,更是將限制轉化為機會的契機。

這個現象固然值得正面看待,但若是企業沒有掌握推動數位轉型的真正目的與核心精髓,只是調整了辦公流程或者導入數位工具,那麼在疫情過後,一切的轉型很可能都會打回原形。

數位轉型為哪樁?

企業的經營要以客戶為核心。在行銷上稱有一套「消費者決策流程」:從確認問題開始,經過資訊蒐集與評估等流程,直到最後做出購買決策並付諸行動,中間有多個節點,而每個節點都是企業的施力點。

數位時代的到來除了讓這個流程更加複雜、節點變得更多元,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了更多新機會。不過,在能維持既有的經營狀態,並保有穩定收入的狀態下,不是每間企業都能主動擁抱轉型、積極尋求下一波成長動能。

但疫情改變了一切。

疫情帶來的變局迫使原先尚未啟動轉型或者進度較緩的企業統統動了起來,不過台灣企業多是ODM和OEM,做品牌的廠商較少,因此對於數位轉型的想法與作法多半只是導入數位工具,讓原有的經營數位化。如果沒有從品牌經營的角度思考整體流程,那麼最終仍將無法成功轉型。

客戶才是終極檢查點 

疫情帶動了數位新創蓬勃發展,許多企業開始探索數位領域。不過,數位轉型的最終概念不是數位化,而是要以客戶為中心,以解決客戶需求為目的去思考如何加速這個過程。換句話說,最佳解方往往需要融合實體與數位。

以某知名品牌的電子鍋為例,它就是以客戶為中心,結合了線上與線下的行銷。線上能有效率傳播訊息,還能持續追蹤、蒐集行為數據;線下能提供線上無法解決的實體體驗。兩者不能截然二分,哪個效果好就用哪個,端看目的與需求。

行為慣性是最大挑戰 

數位新創的未來發展,有賴於每個人對於數位與數位轉型的認知調整。對於企業而言,最難的不是科技,也不是如何運用數位工具,而是如何改變「使用者的行為慣性」。

疫情讓大家都被迫接受了新的數位工具與不同於以往的行為模式,從職場到日常生活,或多或少都轉向了數位平台;然而,在疫情過後,這樣的行為慣性能否維持下去、帶來永久的改變,仍待持續觀察。

(TRP團隊採訪整理)


  • 曾正忠曾擔任台灣飛利浦公司策略長兼品牌暨數位部門主管、元大創投副總經理,並參與過數家新創公司之創立或營運,擁有多年新創公司輔導、策略規劃、新事業發展等經驗。

更多文章

通往最佳表現的EQ之路

EQ之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1996年提出EQ一詞,...

如何在AI浪潮中乘風破浪?

ChatGPT橫空出世,人工智慧加速改變了人的工作方式,人需要改變哪些思維?培養哪些能力?...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