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經貿局勢快速變動,近期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政策更是震撼全球,過去仰賴「自我成長」創造奇蹟的模式,如今已顯得力不從心,處於升級轉型十字路口的台灣企業,更應積極思考如何「雙腳並用」,而策略併購正是協助企業調整體質、脫胎換骨的關鍵途徑。
傳授策略心法,解析實務案例
為了讓企業主與高階管理者獲得企業併購的完整概念,台灣產業創生平台特別開設「企業併購課程大師專班」,由「併購大師」黃日燦親自講授,將其逾40載的經驗,濃縮為12小時的課程精華。課程內容涵蓋企業併購的概念與策略、併購交易的實務特質與心法,以及收購、產控、聯盟等多種模式的案例解析。目標以深入淺出的語言、精準犀利的觀點,引導學員探討併購交易中的訣竅與獨門心法,掌握併購決策的關鍵思維。
這門一年一度的高階閉門課程,自2023年開辦以來,在歷屆學員的熱烈迴響與高度肯定下,現已擴展為一年兩班,每班各招收30位學員。課程報名資訊一經釋出,往往迅速額滿,熱門程度可見一斑,許多企業經理人更是在老闆的大力推薦下,才得以取得難得的學習機會,甚至有企業主動提出「到府授課」的邀約。
3月中旬剛剛結業的最新一期專班,再次吸引上市櫃企業決策者齊聚一堂。學員背景相當多元,橫跨資訊科技、生技醫療、電信通訊等多個產業,包括大型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高階主管、新創公司的創辦人,以及企業接班梯隊在內。其中,不乏主導過數十起併購案的醫界領袖、資本市場專家等資深併購戰將。
在為期兩天的課程中,黃日燦帶領學員們深入探討了併購前的策略布局,併購執行過程中的合約、盡職調查、溝通談判等實務技巧,以及併購後的整合管理、跨國經營等重要議題。
不同於傳統教科書式的講授,黃日燦像是一部活字典,總能帶著幽默風趣的口吻,介紹複雜的概念並舉例說明。無論是複雜的談判挑戰,還是企業經營上的瓶頸,例如:「面對高價競爭者,如何靈活談判以贏得標的?」、「跨國併購後,如何因地制宜地進行管理?」、「新創企業應如何提升自身價值,以吸引並識別理想的買家?」他時而在併購方、被併購方與律師等多重角色之間靈活切換,時而以前輩的高度傳授商場心法,時而化身實戰夥伴,提供犀利的洞察與務實的建議。
課堂交流熱絡,學員精彩激盪
除了黃日燦大師的傾囊相授,學員之間的互動學習也成為課程的一大亮點。黃日燦在課堂上經常鼓勵學員們踴躍提問,對於大家提出的各種疑難雜症,總能針對學員的背景與提問動機,提供精準有效的指導與解答。
在氣氛熱絡的交流之下,更是激盪出許多高水準的獨到見解與實務經驗分享。大家從各自的經營實況出發,在經驗交流中相互啟發,不僅在共鳴中汲取實戰精華,更在互動過程中激發靈感、發掘潛在商機,共同構築出一個兼具知識傳承與價值共創的學習社群。尤其在回顧經典併購案例的環節,來自業界的實戰經驗分享與觀點交鋒,更使課堂內容更富深度與啟發性。
一位來自生技醫療產業的學員坦言,如果能更早接觸這門課程,更深入地理解買方的視角與併購邏輯,或許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摸索與嘗試。另一位學員則回憶,過去公司進行過多次併購,卻鮮少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幾次失敗的經驗不僅打擊了信心,也錯失了許多關鍵的發展機會。他表示:「現在回頭來看,許多錯誤其實源於當時缺乏正確的風險意識與策略判斷,沒有真正釐清什麼才是當下最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這次的課程讓他得以重新整理思緒,也重新燃起了對併購的動力與信心。
併購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
黃日燦提醒,併購雖然是企業轉型升級的一條捷徑,但絕非一蹴可幾。併購的本質是一項複雜的人性交易,從風險評估、外部競爭態勢、內部溝通協調,到談判細節的掌握,乃至於後續的跨文化管理,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一個不經意的舉動,一杯不慎喝下的酒」,都可能成為左右交易成敗的關鍵因素。
另一方面,併購涉及法律、財務、管理等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執行者若僅從自身角度出發,往往容易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作為台灣少數兼具豐富海內外實戰經驗,並親身見證許多指標性併購案從無到有完整歷程的專家,黃日燦期許能以自身的經驗為基礎,將實戰智慧傳承下去,協助企業在轉型之路上拓展更寬廣的視野,全面掌握併購的複雜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