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政策論壇(下)           企業加速數位轉型 網路經濟催生新物種

文 /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

新冠疫情進入第四個年頭,大家都開始學會與病毒共存的新生活方式。過去三年來,對於台灣防疫政策的各種討論從未停過,但絕大多數都是從公共衛生與醫療照護角度,反觀從社會、經濟、產業、勞工等角度的檢討相對較少。

有鑑於此,由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發起,邀集上騰生技董事長張鴻仁、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台灣健康經濟學會理事長連賢明共同籌辦,並由緯創人文基金會、台灣健康經濟學會、台灣經濟學會、政大台灣研究中心、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奧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聯合舉辦「台灣防疫政策的檢討與省思--健康與社會經濟論壇」,專家學者與產業代表齊聚一堂進行對談,會中從不同角度探討疫情的衝擊,並提出多元且精闢的觀點與具體建議,提供未來應變的決策參考。我們特別整理精彩內容摘要,並分三篇刊登:

盧希鵬: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戰爭

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專任特聘教授

整個防疫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場「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戰爭。「中心化」的防疫指揮中心扮演領導中心,具有統一控制與有效率的管理能力,對抗「去中心化」的病毒網絡。但「中心化」遇上「去中心化」,往往很難取勝,就像「中心化」的美軍遇到「去中心化」的恐怖份子,不易占上風,恐怖份子只要控制美國總統選舉,美軍就可能瓦解,而恐怖份子是網絡型的組織,美軍殺掉賓拉登,還會有新的恐怖組織取而代之。

從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的過程中,不再受限於中心的決策,網路每個節點都能做決策,當然有時會有風險,因此需要藉助去中心化的科技來幫忙。例如過去捐款給中心化的政府,可能要經過一個月才捐出去,但去中心化的慈善團體,其每個節點都能做決策、並且快速回應,早上捐款可能下午就捐出去了。

中心化的另一個問題,是中心化組織掌握所有資訊,衍生不透明與控制權的問題。例如俄烏戰爭時,美國為了制裁俄羅斯,就以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當武器,禁止俄羅斯進行銀行轉帳支付與國際結算;中國為此積極推動數位人民幣,一旦中國不能透過SWIFT轉帳時,還能透過區塊鏈進行。

疫情發展早期,我們有很強的指揮中心,大家都聽中心領導的指揮;但病毒卻是去中心化的組織,把台北病毒消滅後,其他縣市會起來,把台灣病毒都消滅,國外的又進來,這場戰爭本質上很難打贏。

當「中心化」對抗「去中心化」,最重要的就是切斷連結。社會關係網絡中有所謂的弱連結與強連結,分別有「六度分隔理論」及「三度影響力」的說法,例如高鐵旁邊不認識的人是一種弱連結,病毒透過弱連結很快就能傳到整個台灣,中心化的組織為了要控制病毒組織,就要想盡辦法切斷弱連結;強連結指的是三度之內的社交關係,例如姐姐的閨密的朋友染疫了,自己染疫的風險也會很大,因此防疫也要切斷強連結。

台灣早期防疫非常成功,是因為把國際之間的連結切斷,也把南北交通切斷、戶數與戶數之間的連結切斷,但商業也屬於網絡型組織,一旦切斷連結,經濟活動就會受到影響。第二階段防疫會成功,是因為台灣逐漸從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例如戴口罩不是國家規定,但我們看到公車上有人沒戴口罩、把便當拿到街口吃,就會用異樣眼光看他,彼此都會善盡提醒的職責,因此能從早期中心化的成功,走向後期去中心化的成功。

疫情對經濟產生了何種影響?在科幻小說《三體》中,有個外星文明想要摧毀地球文明,但人類將地球三度空間壓成二度空間,外星人就無計可施。過去三年來,傳統經濟遭受到數位經濟的「降維打擊」,過去很多物種覺得實體空間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就很難生存下去,但疫情期間大家發現不用常去電影院、健身房、餐廳、交際應酬也沒有關係,使得傳統經濟活動受到嚴重衝擊。

另一種更厲害的打擊則是「升維攻擊」,就像來自四度空間的外星人攻擊地球,人類根本看不到競爭者在哪裡。過去30年人類在網路世界創立了新的空間,這是過去6000年以來前所未見的空間,網路經濟增加了過去沒有的維度,可以跟世界所有的人事物做連結,因此對數位經濟產生一種升維攻擊。趁著疫情我們應該檢視這些問題,把遠距醫療、遠距教學、遠距會議這些活動合法化、常態化。

疫情加速了各行各業的數位轉型,產業也產生很多新物種。例如零工經濟的誕生,一個人可以服務多家公司,並解決少子化問題;在家上班這件事也產生新的產業維度,讓辦公室、都市從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現在大家可以在台北上班但住在墾丁、在新加坡上班但住在宜蘭,這種情況未來一定會愈來愈普遍。
  
第二種物種是個人化巨量經濟。例如銀行開發出理財機器人,只瞄準金字塔頂端的1000人,每人付300萬可創造30億元營收,但如果能服務普羅大眾100萬人,每人付3萬就有300億元營收,而且可在弱連結的社群中產生物種多樣性,不是百人、千人的連結,而是數萬人的連結,能夠真正實現大數據。

第三種物種是訂閱經濟。每個人都會產生一些冗餘,例如多買食物、多存錢、多買電腦等,如果能夠共享這些冗餘,就能創造強連結的分享價值。總之,過去工業時代的中心化組織,強調效率與控制,但現在進入去中心化的網絡時代,應該更強調強連結與弱連結,政府可以趁這波疫情進行升維打擊,掌握元宇宙、Web3.0的趨勢,迎接新經濟的時代。


(照片來源:國立政治大學)

林之晨:AI超速發展  科技倫理爭論浮上檯面

林之晨/台灣大哥大總經理

對企業來說,透過疫情幫自己升維,無疑是很重要的事情。當前人類社會面臨最重要的議題 之一就是減碳,地球升溫不超過1.5度的目標很難達陣,現在看來一定會超過2度,因此改變生活形態與產業結構已經刻不容緩。儘管最近核融合的研發有重大進展,首度達成輸出能量比輸入能量達1.5倍,有機會成為未來重要的潔淨能源,但預估還要花20~30年商用化與縮小化,現階段仍有些緩不濟急。

疫情對職場造成不小影響,就業率在疫情期間快速下跌,但後來就快速反彈,比疫情前還成長
。所謂的大離職潮其實是假議題,疫情最嚴重時離職率比以前多了1個百分點,許多人覺得世界末日要來了,但其實離職會有延遲效應,有些員工在疫情期間擔心各種不確定性反倒不敢離職,現在則是回到疫情前水準約2%。至於企業裁員的狀況也不嚴重,比疫情期間還少,許多企業的表現仍相當亮眼,但通膨導致升息時間拉長,銀行利率恐將高居不下。

缺工問題則是一項隱憂。身處疫情海嘯第一排的旅宿業,因為找不到員工,至今無法開出全產能,在少子化的趨勢下,未來幾年嚴重缺工的問題仍將持續,現在鼓勵大家生小孩已經來不及,這是20年前的「共業」,當務之急是要趕快調整移民政策,否則2025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後,特殊工作的缺工問題將日益惡化。

在疫情期間,所有人都被加速數位化,但所需的軟體人才仍嚴重不足。癥結點在於學校沒有增加培養軟體人才,我在就讀台大時,資工資管系每屆招收200多名學生,現在還是維持這個數字,但企業需求已多了n倍,關鍵在於沒有科系要犧牲教授員額;即便政府一直鼓勵業界成立半導體學院、軟體學院,但這都只是開後門、治標不治本的作法。

企業與員工都已學會遠端工作,走向混合工作的模式,採用去中心化的方式來工作,如果企業沒法配合的話,在人才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就會變弱。以台灣大哥大為例,現在每個月都可選擇十天在家上班,特殊同仁甚至可以全數時間在家上班,另外客服中心有些同仁要在家顧小孩,也可選擇每天只工作四小時。在這樣的工作潮流下,勞基法應該跟著調整,過去的「一例一休」制度都是從工廠模型去規劃,根本沒有考量到現在混合工作的型態。

產業仍在大力發展AI及機器人科技,美國連煎漢堡排都是用機器人,它們不怕油煙、不用休假,且會按照煎烤顏色翻面、非常精準,一小時只要花三美元,只要勞工的五分之一。其他工作也是一樣,警衛機器人可以幫忙值勤大夜班,未來5~10年很少人類會再做這件事,掃地機器人不僅會掃地,還有管家功能,打掃阿姨的需求會愈來愈少。

最近很夯的ChatGPT,透過瞭解文字與文字之間的關係,學會人類的語言結構與聊天方式。我試著問它如何幫電信公司轉型,結果它回答的內容,竟然跟我這三年來在台灣大哥大做的事情相去不遠。現在的版本是GPT-3,下一代發展到GPT-4,參數還會多出幾百倍,幾乎跟人類差不多聰明,人類的語言論述能力比起電腦,只剩三到五年的領先優勢。

AI的快速進展,對人類社會產生很大的爭論,但我們對於倫理的論述與討論,似乎永遠跟不上AI的進步。假設AI在懸崖上面對一輛載著總統的座車、一輛載滿小朋友的娃娃車,只能拯救一輛車,到底誰該活下來?這些都考驗著人類而非AI的智慧與價值取向。在AI協助人類之前,我們必須先把AI的藩籬具體設定出來,要先辯論與定義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例如台灣認為吸大麻是違法的,AI就不能教我們如何種大麻。尤其在崇尚言論自由的國家,到底誰來決定AI能否回答與法律、道德、宗教有關的問題,特別值得深思。

在兩千年前的希臘,經常透過大辯論,來討論各種攸關社會文化的價值觀,讓大家思辨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現在透過網路與軟體,也可協助我們去對話與投票、並產生共識,但這件事不宜過早讓AI來幫忙。臉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其刻意篩選比較悲傷的新聞給特定使用者,結果使用者心情也受到影響,顯示人是可以被促發(priming)的;如果讓AI協助我們的討論與決策,我們不知道是AI先提示我們、還是我們自己根本的想法,也不確定到底是人類還是AI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李昌鴻:疫情加速智慧化、國際化腳步  

李昌鴻/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總經理

在疫情期間,我第一次發現企業決策可以那麼快。過去我們銷售資訊科技(IT)、營運科技(OT)的設備,一個案子動輒要談3~5年,疫情期間執行長直接下決定,馬上就可拍板。遠距會議解決方案根本不用介紹,因為企業都知之甚詳;我們連續第三年舉辦餐飲業論壇,結果報名人數爆表,半數餐飲業老闆都報名參加,大家都非常清楚智慧化的重要性。

40年前,台灣GDP約為兩兆,企業合計營業額不到1兆,20年前台灣GDP約為10兆,企業合計營業額已達12兆,這兩年GDP達24兆,上市櫃及未上市企業合計營業額達70兆。當企業比國家還小時,應該要中心化才能解決問題,但隨著企業成長已經大於國家的GDP,政府可以適度放寬一下,企業已有能力自行做決策、處理危機,尤其是前百大企業應該能夠顧好自己,政府只要規範一定的底線即可。

一般來說,當人均GDP達到一萬五千美元,就會開始投資古董字畫,台灣人均GDP已經邁過三萬美金,企業會開始導入各種自動化設備及機器人。這三年來我們協助許多企業導入自動化設備,平均6~9個月設備投資就可順利回本,且客戶在疫情期間營收與獲利仍屢創新高,自動化的效能可見一斑。如果人均GDP低於一萬美元,大家還沒有意願自動化,如果超過六萬美元,差不多都已經自動化了,現在剛好跨過三萬美元,正是花錢投資的開始,對相關產業來說是很好的天時地利。

這波疫情加上俄烏戰爭與美國政策,企業都知道數位轉型勢在必行。我們應該趁此機會教育大家,配合疫情掌握趨勢,加速軟體化、國際化的腳步,根據不同國情與區域市場狀況調整管理制度,未來的經濟發展還是很樂觀。

更多文章

如何在AI浪潮中乘風破浪?

ChatGPT橫空出世,人工智慧加速改變了人的工作方式,人需要改變哪些思維?培養哪些能力?...

人生複利效應的習慣養成實作指南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就會進步37倍,複利所產生的滾雪球效應可見一斑!不少人對於「...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