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政策論壇(上)           科技、治理與素養 台灣防疫成功的三大關鍵字

文 /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

新冠疫情進入第四個年頭,大家都開始學會與病毒共存的新生活方式。過去三年來,對於台灣防疫政策的各種討論從未停過,但絕大多數都是從公共衛生與醫療照護角度,反觀從社會、經濟、產業、勞工等角度的檢討相對較少。

有鑑於此,由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發起,邀集上騰生技董事長張鴻仁、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台灣健康經濟學會理事長連賢明共同籌辦,並由緯創人文基金會、台灣健康經濟學會、台灣經濟學會、政大台灣研究中心、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奧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聯合舉辦「台灣防疫政策的檢討與省思--健康與社會經濟論壇」,專家學者與產業代表齊聚一堂進行對談,會中從不同角度探討疫情的衝擊,並提出多元且精闢的觀點與具體建議,提供未來應變的決策參考。我們特別整理精彩內容摘要,並分三篇刊登:

林憲銘:期待理性科學的公共討論

林憲銘/緯創資通董事長

疫情爆發後,有很多令人煩心的事情,大家的行動力也降低,唯一的收獲是思考時間變多。在疫情發展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如何賦予公權力做更多應該做的事。

這兩三年以來,我認為我們的防疫是成功的,但成功不代表完美,愈有自信的人或組織,應該愈不怕檢討。現在疫情趨緩,我們可以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回過來反省檢討,看看過程中是否有遺漏掉什麼,例如是否有善用科技的力量?這樣未來碰到類似的疫情時,就有更多決策參考的依據。就像2003年SARS疫情造成很大震撼,但之後透過修法讓傳染病相關法規更為健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台灣的民主化發展至今,較大的問題是社會未經討論就有立場,經常無法理性討論。我認為公共建康的議題,是大家共同關切的問題,應有較大空間可以進行理性科學地探討,未來我們會花幾個月的時間展開跨國研究,探討各國防疫政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在此之前先舉辦這場論壇,希望引發社會更多層面的關注。

林明仁:社會韌性助力防疫

林明仁/國科會人文處處長林明仁

我在2020年1月剛接任處長,當時正值疫情初期,科技部上下都在討論科學家可以做什麼,後來聚焦在檢測、治療與疫苗,其中治療與疫苗花了很長一段時間。第一年台灣的防疫表現不錯,主要是靠著整個社會的韌性,透過非藥物介入的社會調整,重新組織資源與建立制度,藉以因應疫情的變化。

除了整合醫療與公衛的專業資源,當年三月,人文處也召集了頂尖的社會科學家,涵蓋政治、經濟、風險溝通、生醫倫理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統整相關意見給政府部門決策參考,例如我們調查了民眾對疫苗的願付價格,疫情特別緊張時約為3000多元,一般狀況時為2000多元;另外也針對稀缺醫療資源如疫苗、呼吸器的排序進行研究。

任何大事件爆發後,事後都有改善檢討的空間,這次疫情亦然,包括傳染病防制法可以如何修法、如何導入新科技、緊急使用授權(EUA)該怎麼做......等,相信今天會議當中,各界專家都能提供寶貴建議。


(照片來源:國立政治大學)

陳建仁:防疫與振興雙腳並進

陳建仁/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

防疫過程中,人心的變化是很重要的決勝點。這波COVID-19疫情暴露了人性的軟弱與堅強,一開始大家面對未知都會不安,而有隱匿疫情、輕信謠言、抗拒、憤怒、猜疑疏離、傳播假消息、囤積醫護材料等狀況,但我們也因此看到人性的無我、勇敢、慈悲與堅毅。所幸台灣人民很快就進入學習狀態,開始認識情緒、分辨訊息, 並能顧念別人、幫助別人、感激別人,將自己納入整個防疫過程中。

傳染病不只影響自己健康,也會影響他人健康,因此在防疫期間,政府必須訂定法律規範,包括入境檢疫、強制治療、疫調匡列、篩檢隔離、衛生行為、群聚限制等作為,政府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取得公共信任,獲取民眾對防疫措施的配合執行,才能公私協力、維持社會穩定。

英國Lancet雜誌曾對新冠大流行做了一份報告,認定這次防疫是一次巨大全球性多重挫敗,包括預防、理性決策、透明度、實踐公共衛生、業務合作、國際團結等環節都相當失敗,因而造成全世界660萬以上的死亡。多數國家並未預先做好準備、且反映太慢,造成公共信任度偏低、假訊息氾濫,也忽視了最容易受害的群體。

反觀台灣,在2003年面對SARS疫情時,就做了很多革新,包括修訂法律、建立感染症醫師制度、強化邊境管制檢疫措施、落實醫院感染管控、充實防護物資存量等,因此後來在中東MERS疫情、H5N1、H1N1等疫情時,台灣都能安然度過。不僅因為政府有好的法律及組織架構,也因為民間已學會如何面對大流行,包括準備藥物、快篩、疫苗、疫調、隔離、檢疫等環節,台灣都比別的國家準備得更好。

事實上,2019年12月31日台灣疾管署從網站發現有武漢病毒疫情時,就向中國疾控中心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當天中國才向WHO通報有27例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台灣則是立刻針對出武漢直飛入境的航班加強登機檢疫。由此可見,台灣對COVID-19疫情的監控管制相當迅速。 

防疫三階段  策略與時俱進

防疫有兩隻腳--疫情管控與紓困振興,必須兼顧與平衡,一方面確保每個人享充足與公平分配的防護設備、檢疫隔離住所、疫苗、抗病毒藥物、醫院病房等,另一方面疫情導致百業蕭條, 所以紓困與振興也格外重要。

傳染病最難控制的地方,就是病毒會不斷變異,例如從武漢株、Alpha、Delta到Omicron,基本繁殖數(R0)從2.5、4、6變成8-10,因此防疫策略也不能以固定的一種方式,必須有所改變。

台灣防疫措施可概分為三階段。2020年11月疫苗上市前,主要目標在阻斷病毒於社區散播,政府實施非醫藥介入措施,包括邊境檢疫、疫調匡列、居家隔離、個人衛生等作為,這階段以零確診為目標,其中確診率與死亡率是關鍵指標。

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疫苗上市後,主要以阻斷社區散播、提升族群免疫力為目標,一方面提高疫苗基礎劑接種,一方面採用非醫藥介入措施,仍以零確診為目標。到了2021年12月之後,Omicron病毒開始流行,改採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以減少重症與死亡為目標,實施疫苗追加劑,並提升快篩與抗病毒藥物使用率,這階段以死亡率為指標。

第一階段  善用智慧科技

在第一階段,台灣並未採取封城、普篩的激烈手段,因此善用許多智慧科技,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細胞簡訊、數位檢疫、物聯網等技術,來嚴密監視疫情、廣發旅遊警示、加強邊境管控、精準疫調匡列、嚴格居家隔離、強化感染管控、公平分配防護醫材。

根據統計,超過五成的人是在隔離期間確診,由基地台設置的電子藩籬,就充分發揮效用,確保民眾在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期間沒有跨出電子圍籬,當然傳染給其他人的機會就很低。我們用精準的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來取代封城,等於是少數人犧牲他們的自由,換取其他人可以正常上班、上課及生活。根據統計,隔離的人違規趴趴走、被罰款的僅佔了0.25%,其他99.7%都乖乖在家待了14天,他們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從牛津大學所做的防疫嚴格指標(stringency index)來看,台灣在大部分的疫情期間,防疫嚴格指數都是最低,靠的就是2300萬人民的自律配合。

根據我們所做的研究,防疫嚴格指數與GDP成長之間呈現負相關。防疫嚴格指數愈高者,代表防疫愈嚴格,採取封城、停止上班上課等作為,導致經濟活動受到影響,是GDP衰退很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防疫嚴格指數跟死亡率呈現正相關,死亡率愈高者,政府傾向於用更嚴格的方式做防疫,經濟表現自然受到影響。

當然,防疫期間物資充裕也很重要。由政府號召的國家口罩隊,短短幾個月內徵收73家工廠增設92條生產線,日產量從2020年1月的180萬增至5月的2100萬,讓大家都能以健保卡買到低價的口罩;當台灣的口罩需求充分獲得滿足後,我們沒有賣給其他國家,而是捐贈給需要的國家。

在紓困振興方案方面,政府共編列8400億防疫與紓困振興特別預算,不僅普發給民眾三倍卷、五倍券,也針對受影響的企業及團體、低收入戶、學生等提供紓困方案,因此在疫情期間還能繳出不錯的經濟成長率,2020年為3.4%,2021年則達6.5%。

事實上,不同產業受疫情影響不一,有些產業像是交通運輸、觀光旅遊、實體娛樂、實體零售、餐飲等受創較為嚴重,最慘的營業額縮減了95%;但也有些產業受益,像是保健食品、清潔用品、健康照護等產業,尤其線上消費與行動裝置消費大量增加。

第二階段  疫苗覆蓋率急起直追

2020年5月,台灣決定採取國際採購與國產自製的疫苗策略。但國際疫苗採購受阻與供應延遲,加上國內疫苗研發時程較長,誇大渲染歐美疫苗不良反應,積極推銷中國疫苗,抹黑打壓國產疫苗,導致台灣疫苗接種遭遇重重難關。

當2021年5月15日台北市與新北市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時,台灣疫苗覆蓋率只有不到1%,當時全世界多數國家幾乎都到了20~30%。所幸日本、美國、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捐贈900萬劑疫苗,且國產疫苗獲得緊急授權使用,在2021年5月萬華事件後,民眾施打意願明顯回升,疫苗覆蓋率從2021年6月的1.3%快速提升到10月的57%,2021年底更達80%,已跟歐美國家相當。相較於全世界多數國家都花了一年才將疫苗接種率提高到80%,台灣僅花了半年時間。

究竟疫苗是否有效?根據2021年底針對47個國家所做研究,疫苗覆蓋率與死亡率呈現負相關
,亦即接種率愈高的地方,死亡率愈低。另根據牛津大學研究,疫苗接種率與全死因死亡率的相關性更強,如果接種率低,染疫病例數大增,大量擠進醫院、衝擊醫療量能,不只是死於新冠疫情的人數大增,其他慢性病的死亡人數也會同步增加。

防疫成功關鍵:良善治理與公民素養    

2021年12月Omicron病毒開始大流行,沒有一個國家阻擋得住,各國不再追求零確診,而是與病毒共存,此一階段主要措施為提高疫苗追加劑接種涵蓋率及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率。根據一項調查,截至2022年底,在38個OECD國家與新加坡、台灣在內的國家中,台灣的疫苗接種率與追加劑接種率都排名第四,死亡率、致死率也都是最低的國家之一,累積超額死亡率也是倒數第四低,僅次於紐西蘭、盧森堡、冰島。

整體而言,台灣防疫成功的關鍵,在於良善治理與良好公民素養,在自由民主開放的環境中 ,彼此信任支持因此帶來社會安定、民眾配合,而良善治理與良好公民素養更形成良性循環。未來我們在防疫政策上,一定要盡可能把防疫與經濟發展都做得很好,在保護生命與保護生計之間取得平衡,防疫決策討論時可擴大經濟發展、社會福利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防疫單位也可善用AI科技與大數據分析,即時彙整相關資料,讓防疫的兩隻腳更為平衡。

更多文章

通往最佳表現的EQ之路

EQ之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1996年提出EQ一詞,...

如何在AI浪潮中乘風破浪?

ChatGPT橫空出世,人工智慧加速改變了人的工作方式,人需要改變哪些思維?培養哪些能力?...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