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朋友:
這次企業參訪,我們特別專訪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亞洲大學暨附屬醫院創辦人蔡長海先生。日前才剛獲頒「工研院院士」的終身榮譽職銜的蔡長海,成長於嘉義布袋海邊漁村的貧戶之子,早年是中部最著名的小兒科醫師,他在接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後,帶領中醫大附醫升格為醫學中心,提升中醫大和亞洲大學成為國際一流大學,並推動智慧醫療。
中醫大附醫多次入選《Newsweek》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成為亞洲唯一榮獲美國HIMSS「戴維斯卓越獎」的醫院,及HIMSS「數位健康指標DHI」全球冠軍,是臺灣首次在HIMSS被評選為全球第一名的智慧醫院。
繼讓醫療產業及教育升級轉型,從地方走到全球;並延攬全球知名建築師,幫台灣土地留下百年經典建築後;蔡長海說,他現在的目標是成為「諾貝爾獎的maker」,希望為台灣培養更多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優秀人才,讓台灣更好。
2022年,聊天機器人ChatGPT推出,生成式AI問世後,震驚全世界,不到短短3年,全世界都見證AI一日一變的驚人速度。「AI 教父」辛頓 (Geoffrey Hinton)日前指出,AI的技術愈來愈可怕,未來恐引起大規模失業潮,反而水電工比較不容易取代。本次書摘,我們特地推薦兩本與未來相關的新書,帶領大家從未來看現在。
Google台灣區前董事總經理、電腦科學暨人工智慧學者簡立峰在新書《台灣AI大未來》指出,「1:99年代已經來臨。」意即,AI再往下發展,會為人類帶來1:99的挑戰;無論企業或個人,優勢者會因為AI而更獲得額外優勢,成為贏者全拿的少數1%,而劣勢者則因為缺乏優勢,更難改善現狀,成為99%的一般大眾,最終導致貧富差距更大的現象。
這種因為不平等加劇的現象,讓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兩大思想家麥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與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進行了一場世紀對談,收錄在《未來的戰鬥》一書中。當全球正在經歷巨變,社會不平等現象加劇,新的階級衝突已經出現;值此混亂世局中,我們應該思考哪些已經成為我們僵固的慣性,並重新擘劃人類社會的未來。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 敬上
|